石氏趕緊收神,細細品嘗起點心來:“果然不錯,比白芷做的隻好不差!”
石氏今日過來自是有事與蘇雲朵商議的,吃完這聲點心又喝了口水,就讓跟著她一同來的丫環將她帶來的兩個包袱送進來。
打開其中一個包袱,裡麵是一件男式的鴨絨長袍。
式樣正是蘇雲朵設計,內膽可以脫卸的鴨絨服,裡麵的麵料正是防跑絨效果相當不錯可防水防風的麵料,外麵則是鴉青色的錦緞麵料,看似黑中帶著紫綠色,嚴肅穩重卻不乏亮點。
這是錦繡坊這些日子來做出的第一件樣衣,樣衣的尺寸是蘇雲朵給的,是陸名揚的尺寸。
這件袍子顯然花足了功夫,外層與內膽之間做得相當服帖。
雖然這個時代都是手工製作,內膽絎縫的手藝幾乎可以與現代的絎縫機媲美,甚至更加精細。
這裡沒有拉鏈也沒有塑料小扭扣,內膽與外層之間的固定更是費了不少小心思。
蘇雲朵對這件男式的鴨絨長袍十分滿意。
放下男式鴨絨長袍,蘇雲朵繼而打開另外那隻包袱,裡麵是件暗紅縷金提花緞麵交領女式長襖,填長襖的充物顯然也是鴨絨。
蘇雲朵將其抖開在自己身上比劃了一番,這長度很合適,穿在安氏身上正好長及腳踝。
沒錯,這件長襖正是蘇雲朵讓錦繡坊的繡娘按安氏的身材縫製的,依然做成了脫卸式。
“哎呀,剛才在正和堂,大伯母就該直接拿出來讓祖母試穿。”蘇雲朵六下手中的長襖,很是有些遺憾。
石氏則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這不是怕有什麼不合適的,先讓你掌掌眼再說。朵姐兒,若是沒什麼問題的話,回去我就讓大家按你給的尺寸式樣抓緊縫製新衣,這鴨絨衣裳做起來可比被子麻煩多了。”
石氏這話可不假,雖說鴨絨被也要絎縫,蘇雲朵隻吩咐錦繡坊做了內膽,隻要針線做得細密的婦人就能做。
這個鴨絨服卻不一樣,不但針線要好,心思更要縝密,手也要巧。
好在蘇雲朵將活計交給錦繡坊之時,提了許多有用的建議。
比如固定鴨絨服內膽外層的小盤扣,就是聽了蘇雲朵的建議,由族中手巧之人將材料領回家中製作,不用拋頭露麵即可賺取體己或貼補家用,還能減少錦繡坊女工們的負擔。
“對了,與你當初設想的一般無二,最近東明坊甚少有婦人之間的爭吵,還是朵姐兒有辦法!”提起這個石氏不由喜氣盈腮。
因為錦繡坊外包的這些細小的活計,最近整個東明坊顯得和睦了許多,因為婦人們張家長李家短而引起的口舌之爭雖說還遠不到絕跡的地步卻已然日漸減少。
如今東明坊的婦人們娶在一起極少再有人張家長李家短,見麵說得最多的是如何做好盤扣,問得最多的是對方做了多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