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接過蘇雲朵手上的方子,看向蘇雲朵的目光自是既激動又感謝。
去年蘇雲朵就給了東明坊的豆腐坊好幾個製作豆製品的方子,蘇氏族裡這一年靠著豆腐坊著實賺了些銀子。
隻是最近外麵已經有人做出了與東明坊豆腐坊差不多的豆製品,雖說品質不如東明坊,卻也著實給東明坊的豆腐坊帶來了一些影響。
沒想到蘇雲朵又拿出了新的豆製品製作方子,甚至還將豆芽菜的培育方子也給了族裡。
可見蘇雲朵剛才那句“雲朵雖已是出嫁女,族裡的事雲朵依然會儘力而為”絕對不隻是說說而已,她是的確將蘇氏一族放在心裡。
再說鴨絨製品的加工,錦繡坊繡娘手藝是不錯,可是石氏卻知道蘇雲朵名下有成衣坊、蘇潔婷所在的安侯府也有成衣坊,再退一步像鎮國公府這樣的豪門世家,府內也有專門負責製衣的女仆,蘇雲朵完全沒有必要將鴨絨服的製作交給錦繡坊。
偏蘇雲朵卻將鴨絨製品的縫製交給日漸沒落的錦繡坊,她這是不遺餘力地提挈蘇氏一族,不動聲色地幫助隻知埋頭做學問的蘇氏一族也能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
石氏在心裡暗自發誓,這批活,不,以後但凡是蘇雲朵接給蘇氏的活,哪裡再小也要保質保量,絕對不能辜負蘇雲朵的這一番心意!
蘇雲朵並不知道石氏心裡到底是什麼樣的想法,她相信以石氏的為人和能力必會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質量完成這批鴨絨服。
她現在最頭疼的不是應付籌備陸瑾臻過程是總有這樣那樣意見的貝氏,而是應付府裡府外因為陸名揚和安氏交口稱讚而找上門來索要鴨絨製品的親朋好友。
因為陸名揚和安氏交口稱,今年並沒打算上市的鴨絨製品得到了空前的熱捧,連宮中的聖上在聽了陸名揚的炫耀之後,特地將陸瑾康找去訓了番話,直到陸瑾康再三表示給宮中的鴨絨製品早已準備妥當隨時可以送進宮,這才讓聖上開了顏,催促陸瑾康趕緊出宮當日就將備好的鴨絨製品送進宮。
有了宮裡的推波助瀾,還沒在世人麵前出現的鴨絨製品,就這樣華麗麗成為京城又一樣千金能求的稀罕貨。
無奈的蘇雲朵隻得又與陸瑾康商量著擴大鴨場的養鴨量,不但西郊的養鴨場再一次進行擴張,連楊家集的莊子,也加大了鴨子的伺養量。
當然增加養鴨量並不能馬上增加鴨絨的產量,於是趕儘安排人外出收購成鴨殺鴨取絨。
所幸市場上對烤鴨的需求不小,又恰好到了醃製肉製品的季節,加大了鴨子的宰殺量,光鴨還是能夠得到妥善的處理,當然最直接的辦法還是收購鴨毛。
雙管齊下便得鴨絨的產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卻也增大了鴨絨處理的工作量,為此鴨場不得不臨時增加人手。
雖說鴨絨總產量有了較大的提高,卻依然無法滿足親朋好友井噴般的熱情,於是對於某些“親朋好友”的需求隻能說聲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