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差不多有十斤穀子,就算育秧前需要篩選,按這袋子裡穀子的成色應該能選出六斤種子來,那麼足足可以種三十畝田。”
薑霄手中的紙是蘇雲朵親自整理書寫出來的,自然清楚薑霄的這番話沒任何問題。
一般的水稻一畝地需要二斤種子,不過蘇雲朵在前世看過有關黑米稻育秧插種方麵的文獻資料,就算前世黑米稻品種也是相當珍貴的,為了節省種子也為了加快繁育,一般采取的就是稀播育壯秧分蘖插種的辦法。
“第一次試種三十畝太多,就種五畝試試,先積累經驗,視試種的情況再說以後的種植。至於育秧的量,你也彆完全按這紙上寫的,結合你的經驗來吧。”蘇雲朵笑著搖頭,將自己的打算告之於薑霄。
種子來之不易,蘇雲朵打算用一半留一半。若今年試種不成功,積累了經驗,明年還有留下的一半種子可以再試。若是能試種成功,留下的這一半還能用來進行比對。
如此一來就如打戰一般進可攻退可守。
黑稻的試種、田莊的管理全都交給薑霄,雖說很是期待黑米稻試種成功,卻也明白從育秧到收割怎麼也得四、五個月,急不來,蘇雲朵自是暫時此事先放在了腦後。
年後蘇雲朵的精力多放了些在理順和安排自己、陸瑾康以及大房的產業上,對府裡的事務有些鬆懈,當然這並不表示蘇雲朵什麼都不知道,府裡的事、嬸娘之間的明爭暗鬥她不說全都看在眼裡,卻也掌握得個七七八八。
府裡中饋被她分而治之,幾房嬸娘就算有著明爭暗鬥,想到之間的配合還算說過得去,至少明麵上看著一付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狀態。
不過最近的情況似乎有些不同,方氏與楊氏之間很是不太對頭,時有發現兩人之間互彆苗頭,偶爾趙氏也會參與其中。雖說目前幾人之間彆的隻是些小事,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府裡和睦。
自出了正月,鎮國公府就開始興起土木。
按照去年底的規劃,這次鎮國公府興土木涉及全府各房,隻是會分開動工。
最先安排動工的有兩處,一處是二房準備給陸瑾焙成親的青桂苑,一處是陸名揚和安氏即將入住的慈安堂。
慈安堂需要動的地方不多,除了粉刷另外按蘇雲朵的意思給老兩口搭一間陽光房,說白了就是大量使用琉璃的明屋,讓兩人老人冬日裡坐在屋裡就能沐浴陽光。
雖說鎮國公府豪富,用琉璃做頂還是顯得有些奢侈,開始的時候陸名揚自是不答應的,最終卻被陸瑾康和蘇雲朵勸服了。
這間陽光房所用資金並沒有走公中的賬,而是出自陸瑾康和蘇雲朵的小金庫,不過隻是一間二十來個平方的陽光房,預算在二十萬兩,著實讓大家又驚又羨。
讓大家羨慕的不僅僅隻是老倆口冬日裡坐在屋裡就能沐浴陽光,更多的是陸瑾康和蘇雲朵私房的豐厚。
隻是這兩夫妻的私房再豐厚,大家也隻有羨慕的份,誰他們沒有蘇雲朵那麼會賺錢呢?!
好在這間陽光房落在慈安堂內,大家都有機會享受,若是落在嘯風苑,隻怕真的隻有在心裡羨慕嫉妒的份了,這大概也許是對大家的一種安慰。
陸瑾焙成親用的青桂院需要動的地方可就多了,既要粉刷翻新還要進行擴建,更還要進行婚事的籌備,方氏是忙得忙得腳打後腦勺。
安氏見方氏整日忙得疲憊不堪,心疼方氏,就提議方氏將手中掌著的那塊中饋暫時先交出來。
好不容易手上管著一塊,方氏自不願意放手,累算得了什麼,有好處才是王道。
因此忙得有些過,難免會有所疏忽,雖說有蘇雲朵不動聲色地進行描補,次數多了就讓楊氏找到了一些漏洞,暗地裡開始動起了手腳。
雖說這樣手腳無傷大雅,卻讓方氏十分惱火。
比如原本是為青桂院準備的木料,卻被楊氏的人送去了扶風苑。
因為陸瑾粼的親事在九月,扶風苑被安排在五月份動工,不過備料卻不分先後,隻要不超出企業法裡定下的規格,看中什麼都可以先備上。
雖說送去撫風苑的材料很快就被送回青桂苑,對青桂苑的進度也沒什麼影響,卻讓方氏心裡很不痛快,接下原本應該為撫風苑突然出現在青桂苑,至於這事是怎麼發生的,方氏一口咬定是下麵的人送錯了,楊氏的話裡話外卻處處將此事的矛頭指向方氏。
雖說蘇雲朵出麵處治了幾位參與其中的下人,安氏也出麵訓斥了方氏和楊氏,類似的事情卻依然時有發生。
原本坐山觀虎鬥的趙氏,這兩日也開始蠢蠢欲動起來,原本和睦的鎮國公府因為三房嬸娘的私心開始有些暗潮湧動,這讓蘇雲朵覺得很有些頭疼,心裡想著要不自己也彆再躲懶了,索性趁此機會將中饋全都收回來。
不過想想也許不久自己就可能隨陸瑾康離京,到底還是打消了收回中饋的念頭。
先召了負責府裡修繕的各位管事進行了一番商議,爾後將三位嬸娘召集起來安排了一番。
一切按修繕的先後順序來,修繕需要的材料要麼由府裡統一采購,要麼按修繕的次序進府。
由府裡統一采購,三房嬸娘異口同聲表示反對。
她們各自有各自的門路,各自也有各自的眼光,統一采購哪裡有自行采購來得更各心意?
那麼就隻有一個方案可行,那就是所有材料按修繕先後,工匠要求的先後順序進府,避免生出不必要的混亂,從而讓各房之間生出嫌棄,影響府裡的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