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人選(2 / 2)

而一轉身,則給向蕭景珩翻了個大白眼。

林思行則什麼都沒說。因為林太尉和陳丞相雖然都是權臣,但兩人在朝中的處境、家族的未來等等情況都有所不同。

所以林思行決定回京之後,找自己的父親開誠布公的好好談一談,儘量勸服太尉大人支持他的決定。

當然了,林思行了解自己的爹,強勢又固執,對於是否能勸服林太尉,他其實沒太大把握,因此打算先試試再說。

陳齊禹做出決定之後,清州今後的利益瓜分進一步明朗化了。蕭景珩上了秘奏給皇上,推薦了三個郡守職缺。一個是蘇大學士派係的官員,人選卻並不是蘇大學士提前選定的,而是蕭景珩和上官靜在討論過後, 重新在蘇派官員中另外選出來的。

那人是蘇大學士的學生,與蘇家的關係密切,但卻是個能力不俗的務實派,上官靜覺得,這樣的人還是可用的,盯緊一些就好。

而太尉的人,則是林思行深思熟慮之後推薦的,蕭景珩和上官靜采納了他的意見。

而清州最大的郡淩陽郡,則被蕭景珩控製在了手中,但東宮小兩口和馮先生還有林思行、陳齊禹慎重討論過後,並沒有在推薦東宮嫡係官員。

畢竟大部分東宮嫡係都是寒門出身,在上官靜還沒公開實施賣官鬻爵的情況下,大部分都還是五品以下的低階官員。

因此他們推薦了個真正的保皇黨,目前的承宣使。這人能力算不上上佳,有些自詡清高,用上官靜的總結,就是十分喜歡草忠君愛國、道德標杆的人設。

這樣的人自然看不上那些結黨鑽營的官員,卻恰恰投了皇上的喜好,升得也不慢。

當然了往淩陽派這麼個人,蕭景珩和上官靜其實不大放心。這樣自詡道德標杆的人自然不會做出什麼貪汙受賄、拖怠懶政、權錢交易之類特彆過分的事,但東宮小兩口卻擔心他治政能力不足。

畢竟是一郡郡守,萬一因為他能力不足,坑了淩陽老百姓可糟了。

因此他們在派往清州的那些新任知縣中,選出了能力最強的三位東宮嫡係,派往淩陽下轄三縣上任,又將淩陽郡守以下的重要職缺都安插上了能力不俗的東宮嫡係官員,其中有三位還是眼下的東宮署官。

這三位東宮署官有直接給太子上書的權利,隨時盯著淩陽郡守,不讓他出幺蛾子。

而另一重保證則是清州牧。蕭景珩提起的建議人選就是上官二叔上官遠。

但這個人選,蕭景珩可沒把握皇上能夠輕易同意,畢竟雖然皇上一直對武定侯府心有芥蒂,一直惦記著將來找個合適的機會,將武定侯拉下馬。

因此為了保證萬無一失,上官靜給上官鴛和宮中的上官鸞都捎了急信,讓她們想辦法配合行事。

為了保全州牧的位置,刺史崗位蕭景珩也選了皇上的人,不過清州府兵衙門大大小小的軍官卻都被他換上了自己人,確保萬無一失。

而蕭景珩的秘奏送出之時,朝中也在為清州官員的人選吵得不可開交。

太子身為欽差隻有建議權,最終做決定的還是皇上,因此這幾日,皇上的耳根子也是不得清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