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正在陷入一場流血的革命,三個小時前提比流.瑪竇首相在婚禮過程中遇襲身亡,那是混亂的開始,現在我們看到,數以千計的人們打著支持前首相馬爾克斯的橫幅走上街頭,汽車被點燃,輪胎在冒煙,遠處還有槍聲,這個太平洋小國的命運將會走向何方,我們拭目以待,記者吉米.懷特為您現場報道。”
拍完這組鏡頭,記者懷特和他的攝影師稍事休息,吃了個熱狗,喝了杯咖啡,他們一點也不害怕,懷特是戰地記者出身,曾經駐北非多年,上麵在這個節骨眼上派來是有深意的,據他觀察,這場亂局亂中有序,一切都是製定好的,是為了奪取政權的表演。
街頭有暴力運動和示威遊行,但暴力是虛張聲勢的,砸玻璃,燒汽車,點燃輪胎放出濃濃的黑煙,以製造恐怖氣氛,這都是中情局的小冊子上寫明白的,但暴徒們有組織,有紀律,隻搶東西不殺人,除了華人。
暴徒們特征明顯,身材瘦小精悍,蒙著麵巾,典型東南亞國家赤貧青年打扮,揮舞著木棒,從人行道上起出地磚投擲,或者發射彈弓,投擲燃燒瓶,這對他們來說似乎是一場遊戲。
遊戲的重頭戲是洗劫華人區,東南亞國家的保留節目就是洗劫華人,這也是遇到任何社會難題時的萬能解藥,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前格斯地安領導人費爾南德斯,此刻他正站在萬豪星馬酒店最高層,用望遠鏡觀察一切,時而拿起對講機部署人馬。
華人和中資企業是要重點照顧的,萬達酒店也在其中,而歐美產業就安然無恙,連玻璃都沒砸碎,暴亂的主力是費爾南德斯從印尼招募的一千名年輕人,這些十八歲到二十八歲的青年男性無所事事,遊手好閒,又有旺盛的荷爾蒙沒地方發泄,讓他們進工廠乾活不一定好使,打砸搶絕對拿手。
但這些都是雜兵,真正充當刀鋒的是數百名印尼前特種部隊軍人,現在他們已經拿下海軍基地,正在向陸軍基地進發,占領那裡,繳獲軍隊的裝甲車和坦克,重武器在手,大事就成了。
一切都在計劃之內,卻又在計劃之外,這是一次完美的陰謀行動,多方勢力參與,發起者是勞埃德董事局,他們已經不能容忍一個不配合的統治者掌管星馬台,英國情報機關深度參與此事,現場總指揮就是MI5的秘密特工比爾.馬庫斯。
費爾南德斯很討厭比爾.馬庫斯,他不喜歡白人殖民者,認為隻能學習他們的先進製度,但絕不能把白人請來繼續殖民,原來的計劃是狙擊瑪竇,製造騷亂,休假的勞埃德的保安們見義勇為力挽狂瀾,然後勞埃德公司接到求助,派出大批保安增援,就像老式西部片裡最後出現的美國騎兵那樣,最終勞埃德實際控製這個國家,再將馬爾克斯請來執政,實際上做個傀儡而已。
計劃是比爾.馬庫斯指定的,這家夥還很惡趣味的安排了一個英俊的小哥當英雄,順便造出個明星來。
費爾南德斯黃雀在後,他才不甘心讓勞埃德摘了桃子,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負,星馬台作為一個彈丸小國的存在沒有意義,並入印度尼西亞的版圖才是正道。
所以,他根本不在乎馬爾克斯是否能回來執政,他有他的理想。
……
勞埃德酒店天台,比爾.馬庫斯爵士同樣手捧望遠鏡觀察局勢,他是老牌的軍情五處特工了,一直用航海家的身份掩護自己,這次也不例外,顛覆一個東南亞小國家對他來說駕輕就熟,招募雇傭軍,用完就扔,在行動中給自己撈點好處,這些他全都熟稔無比。
計劃從一開始就偏離了方向,本來他安排了一名英**隊出身的狙擊手,在遠距離上用狙擊槍解決瑪竇,他喜歡這種調調,傑奎琳在敞篷車上去抓肯尼迪被掀開的頭蓋骨的畫麵讓他迷醉,身穿婚紗美麗的新娘去抓她王子丈夫的頭蓋骨一定也很美,可惜那幫印尼人破壞了這一幕,他們簡單粗暴的使用了路邊炸彈加RPG的組合,把整個車連同警衛車都給炸了。
從那一刻起,馬庫斯就知道合作者不靠譜,他依然有信心,因為現代戰爭不僅僅是武器上的交鋒,還有輿論上的鬥爭,誰掌握了輿論誰就是贏家。
星馬台的通訊網絡總體是正常的,以便於向全世界發送信息,比如休假的勞埃德員工衝進王宮,解救人質的畫麵就贏得了無數點讚和轉發,把戰爭搞成真人秀是馬庫斯的創意,網絡時代,人人都是記者,隻有最火爆,最抓人心的鏡頭才能拔得頭籌,勇敢英俊的白人小夥營救貴婦人的橋段,可比黑瘦猥瑣的暴徒砸奢侈品店的玻璃討喜多了。
馬庫斯還有後手,大批勞埃德保安從公司駐地出發,一長串路虎越野車,豐田皮卡在熱帶叢林中的公路上疾馳,頭戴寬簷帽的士兵沉默的坐在車廂裡,這一幕簡直就是好萊塢大片的視覺效果。
另一方麵,城市裡黑煙滾滾,暴民遍地,無辜市民無路可逃,一個婦女抱著嬰兒躲在角落裡痛哭,軍警無能,跪地投降,政府大樓上國旗降下,一切都在講述一個事實,星馬台的執政者沒有能力掌握這個國家,還得白人上,星馬台是被勞埃德從危難中拯救出來的,這樣民眾從感情上就會傾向勞埃德。
這一幕幕大戲的節奏感把握的極好,數以百計的圖像和短視頻通過推特臉書等社交工具風靡全球,形成一股強大的輿論風暴。
有些時候,馬庫斯會覺得不去好萊塢當個導演簡直白瞎了自己這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