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敏疑惑了好一會才恍然道:“難道小五是為了剛剛說的冰不夠用的事兒?”見五格格癟著嘴用力點了點頭,宜敏不由得失笑道:“這孩子可真是……本宮還當是什麼大事呢!不就是幾塊冰嗎?若是不夠從本宮這裡撥過去便是了,還能委屈了咱們小五不成?”這話任誰聽了都會認為宜敏是個疼愛孩子的,沒見五格格一聽這話就眉開眼笑,旁邊的三位格格也是眼露笑意,覺得這個夏天肯定能過的暢美舒適,隻可惜這話落在早有芥蒂的康熙耳朵裡可就不同了。
果然康熙聞言立馬不樂意了,他皺著眉頭看向五格格沉聲道:“小五這是學得什麼規矩?所謂國有國法,宮有宮規,各宮各院自有定例,豈能隨便更改?汝身為格格,份例在宮中已經算是極高了,小小一個人兒何來那麼多的要求?何況宮裡不止你一個格格,怎麼不見你的姐姐們抱怨?偏生就你嬌貴了不成?若是人人都嫌份例少,個個都來討要,成何體統?”康熙教訓起人來那絕對是滔滔不絕地不留情麵,尤其他對五格格之前的作為已經有所不滿,如今逮著機會自然是怎麼嚴厲怎麼來!
五格格頓時就被康熙一番疾言厲色的訓斥嚇呆了,淚珠兒在眼眶裡轉啊轉,終於沒忍住落了下來,抽抽噎噎地哭了起來,宜敏見了忙站起身走到五格格跟前,將她摟在懷中輕輕拍撫著,嗔怪地瞪了康熙一眼:“皇上就少說兩句吧!小五還是個孩子呢,哪裡懂得那些大道理?”好聽話誰不會說,在皇家寵愛就是慢性毒藥,能讓人喪失警惕和上進心,尤其皇家的孩子更是如此,宜敏看誰不順眼絕不會一棍子打死,她隻會讓她自取滅亡。
康熙被宜敏瞪了一眼,又見把女兒訓哭了,也有些不好意思,訕訕地住了嘴,心中卻是有些不以為然的,五格格都六歲了哪能真的這般不懂事?肯定是被布貴人那女人教壞的,果然當初就不該聽信著這丫頭的哭求,將她的教養嬤嬤換掉,兆佳氏身邊能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嬤嬤,竟然將好好一個孩子教成這幅驕縱的性子,簡直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一樣是格格,大格格和三格格多麼溫和嫻靜,就是同歲的四格格也是乖巧懂事,看來以後要限製後宮的女人接近他的阿哥和格格才行,免得一個個都被帶壞了。
宜敏不用看也知道康熙心裡想些什麼,她正是要借此給兆佳氏一個教訓,翅膀還沒長硬就敢陽奉陰違,成天一幅生怕宜敏搶了她女兒的防狼模樣,一個小小貴人所出的格格,就算白送給她她還嫌寒磣呢,好看的:!之前教養嬤嬤的事若非她習慣凡事多留了個心眼,隻要事關阿哥格格的教養全都在康熙那裡過上明路,隻怕這回被兆佳氏背地裡陰了還不知道呢!既然兆佳氏覺得自己有本事教養好女兒,那麼宜敏豈能不如她所願?她倒要看看一個驕縱任性到無知的格格將來怎麼生存?
“好了好了,不哭了。”宜敏拿起帕子給五格格拭了拭眼淚,這才示意大格格將她領回去坐下,然後對著康熙勸道,“皇上何必動怒呢?今年的夏天比起往年要熱許多,孩子們受不住多用些冰也是正常的,妾身其實正要跟您說說這事兒呢!這兩個月來宮裡中了暑氣的人不少,覺著是不是該給各宮各院多添些冰盆才好?”
康熙見宜敏一臉期待的模樣,不由得揉了揉額頭,突然覺得他的敏兒比小孩子難對付多了,其實他何嘗不知今年夏天的情況,隻是前朝為了體恤朝臣,他已經賜了不少冰給各個王公大臣的府邸,冰窖庫存的冰數量有限,宮裡若是在增加數量的話隻怕就不敷使用了,可是看看宜敏,又看看底下可憐巴巴的幾個女兒,還是心中一軟,罷了,還能苛待了自己的兒女不成?
就在康熙正要妥協同意的時候,一個小太監快步進來通報:“啟稟皇上,皇貴主子,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來了。”聞言康熙和宜敏都露出了笑容,宜敏連聲道:“還不快讓阿哥們進來!”想了想又轉頭對侍立一旁的雀兒吩咐,“快去小廚房端三碗酸梅湯過來,給阿哥們解解暑。”之所以沒讓端冰鎮蓮子湯,是因為宜敏很是懂得男人的心思,尤其是康熙這樣高高在上的男人,往往都喜歡獨一無二的特殊對待,凡是宜敏為康熙準備的,絕不會再準備第二份給其他人,宜敏不會在任何小細節上出現失誤,千裡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古今通用。
作者有話要說:抓蟲~~
咱上完夜班12點回到家,弄到現在才上傳,恐怕很多親要等到早上才能看到了呢!
PS.大家可能對如今後宮的皇子皇女有些懵,咱就給出個排行。阿哥們皇*子的排行是按照出生排序,而幾阿哥則是序齒,一般清朝都是六歲之後才序齒,如今後宮有序齒的阿哥隻有大阿哥承瑞,二阿哥賽音察渾和三阿哥保清(大名未取)。至於格格們則沒有序齒之分,無論是否夭折都是按照排行。
皇長女(康熙7年)生母庶妃張氏(十七年底晉貴人)
皇次女(康熙10年-17年12月殤)生母貴人董氏(十七年底晉端嬪)
皇三女(康熙10年)恭親王庶福晉晉氏所出,一出生即被康熙收養
皇四女(康熙13年3月)生母庶妃張氏(十七年底晉貴人)
皇五女(康熙13年7月)生母布常在兆佳氏(後晉布貴人)
皇長子承祜(康熙8年-10年2月)生母皇後赫舍裡氏
皇次子承慶(康熙9年-10年2月)生母庶妃納喇氏(十七年底惠嬪),後歸於慧妃名下。
皇三子承瑞(康熙9年10月) 生母榮妃馬佳氏
皇四子賽音察渾(康熙10年11月)生母榮貴妃馬佳氏
皇五子胤褆(康熙11年)生母常在納喇氏(十七年底惠嬪)
皇六子胤礽(康熙15年)生母貴人赫舍裡氏(後晉僖嬪)
皇七子萬黼(康熙16年)生母庶妃納喇氏(後晉常在)
皇八子胤禛(康熙18年)生母常在烏雅氏(後晉貴人)
皇九子胤禶(康熙18年)生母常在納喇氏(後晉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