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 36 章(2 / 2)

[那你最開始的時候還說世界意誌會一直盯著我,絕對不會讓我掛掉!]邵奕難以置信。

他是知道世界意誌聽不懂人話,但不認人這點邵奕還是不知道的。

[因為世界意誌祂認得我呀~]係統用十分萌萌噠地語氣對邵奕回複道,它既然喊邵奕宿主,自然是和邵奕綁定在一起,那自然邵奕在世界意誌那邊就變得十分顯眼起來。

邵奕被這賣萌的係統梗住,並且惆悵了起來。

但他貶謫都已經貶謫了,現在糾結這個也沒有什麼用,他本身其實也隻是把地方大佬那邊當做一個保底,亡國這件事情他的目標還是和平過度最好。

邵奕最終在努力研讀了係統裡麵的曆史資料後,最終內心裡傾向了的亡國方案已經有了改變。

——權臣篡位!

這種篡位隻要他提前把皇室其他人送出去,還有把宮裡的人提前安置好……也可能都不需要提前安置。

因為邵奕在左思右想之後,選擇的權臣人選是金吾將軍!

他閨女李意晚就在宮裡為妃,是宮裡的二把手,大概率宮中的這些人也都可以不用出事,而金吾將軍本身就執掌了京都城內大半兵馬,他要篡位的話,連拚殺流血的犧牲都可以不用,隻需要死邵奕一個人就好。

多麼的完美和和平啊!

邵奕一開始是在鎮北侯和金吾將軍之間猶豫的,鎮北侯的優點就是他的威望足夠,和各地方將領的關係都不錯,他登基的話地方勤王引發亂世概率是最低的,他不需要研究怎麼讓地方承認金吾將軍的正統。

但考慮到那次和鎮北侯見麵時候,對方對權勢毫不貪戀,或許是因為年紀大了所以對這些東西已經都看開了吧。

相對來說,金吾將軍就比較年輕氣盛,再加上還有閨女在皇宮裡做妃子,也能稱得上是外戚,他給予金吾將軍很多權力也十分合情合理,對方完全不需要像鎮北侯那樣拒絕。

至於金吾將軍也和鎮北侯一樣,對權勢沒有什麼貪戀,一心隻想帶兵打仗這點上,邵奕不覺得這是什麼問題!

自古以來不是都說權勢迷人心,等金吾將軍掌握了足夠多的權力之後,沒有野心也一定能養出來野心的!

邵奕認真的點了點頭。

而被邵奕短暫糾結後,又被拋在腦後的那些高級文臣們確實是如邵奕所想的那樣,來到了各個地方之中。

老邁的前中書令坐在田埂邊上發呆,看著眼前瘦弱的隻剩下一層皮包骨的佃農在田裡勞作著,身上隻有一塊破布繞著腰間,勉強遮蔽著隱私部位。

前中書令從日出,看著這佃農乾到日落,勉強才把那兩畝地之中的雜草和蟲害去除完畢,顫顫巍巍拿著耘蕩從田裡離開,離開的時候這個佃農也不敢看著這位前中書令一眼。

因為按照他的人生經驗,以他的身份,剛看貴人是會受到鞭撻的。

“大人,該回衙門了。”衙役在前中書令耳邊輕聲喚道。

衙役們不知道前中書令之前的身份有多顯赫,他隻覺得他們縣新到任上的縣令姥爺看起來年紀已經大到腦子不太好使了,來到他們縣裡後,就經常這樣在外麵跑,然後在一個地方隨便一坐,一看就是一天,也不知道是發什麼呆。

“鄭楠啊。”前中書令在衙役的攙扶下站了起來,“你說,現在是豐年對吧?”

“是。”這已經是這位縣令老爺第十次問他了,衙役克製住自己想翻白眼的衝動,“這已經是極好的年頭了。”

“原來,這已經是豐年了。”前中書令輕聲說著。

前中書令能坐到先前的崗位上,自然也是做過很多大事的,過去各地出現災禍的時候,他也沒少負責過賑災救濟的工作,也曾落實過災民恢複作業的事情。

他不是沒有見過人間淒苦,世道亂象。

前中書令自然也是世家豪門出身,從小在京都府之中長大,京都府從來都是繁榮的,他看過的慘相那是因為災禍,這是人力所不能企及的。

但他完全不知道,原來沒有天災人禍,這些百姓們的日子原來也沒有過的比招災的時候好。

他還記得自己在三省六部裡頭的時候,看到地方送呈上來的那些起義鎮壓的奏章,和那些同僚們說著這世道人心,這些百姓們不安分。

可若這世道是如此,如何能要求這些活不下去的農戶們明禮知節向善呢?

前中書令如此想著,忽就哈哈大笑起來,步履蹣跚的向著府衙走去,大聲地朗誦道:“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跟在前中書令身邊的衙役麵麵相覷:“老爺在喊著啥?”

“不知道,沒聽懂。”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