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數’的秦寧因為剛做完體能檢測沒多久的關係,被排到了最後一個,這樣可以休息一會兒,恢複一□□力。
於是,站在第一位的秦柔在做好準備後,就開始助跑。
已經十四歲的她身高不比十五六歲的選手低,跑起來的速度也比當初秦寧六歲時剛來體操隊她給妹妹演示時快了許多,助跑速度快,帶來的加速度也會隨之變高。
故而當結束助跑動作,秦柔先做了一個踺子-小翻轉體180,翻轉完從跳馬上越過的時候,雙手快速在跳馬上一觸,很快又做了個前手翻540。
這個連續動作中,第一個小翻轉體相對來說難度要低一些,後麵的前手翻540難度就要高一些。
因為要轉的度數比較大的關係,她前手翻後身體彈得特彆高,隻有留出足夠的高度,翻體的時候,才能轉足度數。
可儘管這樣,這一套動作從難度劃分來說,也不是特彆難的那種。
秦柔這一次落地落得也比較好,沒有哪隻腳不穩,隻有膝蓋微微彎了一下,身體姿態也保持的比較好。
作為教練的秦武對此還算滿意的點了點頭。
選手的表現和選擇,跟教練的執教有很大的關係。
秦武的性格就屬於比較沉穩的那種,比起讓選手一位選擇難度高的動作,來提高難度分,他更希望選手能將選好的動作做到最好,多拿一些完成分。
如果實力不足,一味的選擇高難度的技術動作,那麼動作做不規範,期間失誤太多,哪怕難度分上去了,完成分被扣得太多,那也沒必要。
實力,選擇都是缺一不可的。
他希望自己帶出來的選手都能量力而行,把該拿的分都拿到。
在秦柔從軟墊上移開後,站在跳馬器材旁邊不遠處的秦武收回視線,看向起跑線那邊,揚聲道,“下一個,李小萌。”
早已在起跑線前準備好的李小萌呼了口氣,擺好姿勢後,同樣助跑了起來。
李小萌之後就是秦寧,秦寧自覺的往前挪了一些,目光依然落在李小萌身上。
李小萌選了F組動作,秦寧離得有些遠,沒法判斷出她哪裡做得好,哪裡做得不好。
不過站在跳馬器材附近的秦武能看清,每次她們測試的時候,秦武都會在近距離觀看,這樣才能將她們動作中的失誤在結束後給她們指出來,讓她們下一次爭取避免。
李小萌做完後,還沒等到秦武揚聲喊秦寧繼續,這邊就又來了一些選手和教練。
“咿?剛好到秦寧了?”有個教練摩挲著下巴道,“那我們就稍微等一下,等她們結束你們再上,剛好看看秦寧接下來表現怎麼樣!”
這是也帶選手過來檢查訓練結果的教練。
沒辦法,器材就那麼多,總有共用的時候。
今天算是選手和教練到的很齊的一天,人就比較多,大家都湊一塊了,就很容易紮堆。
跟過來的選手聞言都看向了秦寧。
秦寧雖然還沒參加過比賽,在外麵沒什麼名氣,但在體操隊還是有點小名氣的。
名氣就在於她的學習速度和對各種技術動作的掌握速度,今年才十二歲的她,光從能力上來講,已經不比隊內一些十四五歲的選手差,她不貪功冒進的性格,以及每學會一個動作,就要將其做到完成的執著,被不少教練跟自己所帶的選手讚賞過。
有點彆人家的孩子那個味兒了。
不過因為性格並不張揚和年齡的關係,秦寧在體操隊的風評還挺好的。
秦武同樣看到圍過來的其他選手和教練了,不過他沒中斷檢測,抬起手對秦寧招了招,示意她可以開始了。
跳馬雖然看似隻需要經過助跑後,做一套動作就結束。
但從開始到結束,評分的地方多著呢,而且選手也需要把握好節奏,身體儀態也很重要,從助跑動作,到跳馬動作,期間可以扣分的地方簡直多不勝數,為了完成分少扣一下,這期間需要注意的地方多不勝數。
隻有經過反複的訓練,將學會的動作融入骨髓,到形成條件反射的地步,才能避免被扣分太多。
秦寧跟李小萌一樣,也選了F組動作,不算太難,但也不算低。
有過上個世界的短跑經驗,她在助跑的時候,特彆會把握節奏,速度不能太慢,太慢到時候會扣分,但也不能太快,太快的話,衝力太強,等助跑完不利於做動作。
保持著一個不會扣分,但又最適合自己助跑完接動作的速度,秦寧結束助跑後,利落的接上了自己選定的動作組。
哪怕是身體騰空的狀態,她也保持著絕佳的身體儀態,而且她的騰空高度和落地遠度,都同樣保持在一個特彆好的水準,視覺效果看上去會覺得這個選手動作很優美。
落地後,秦寧雙手高舉,臉上也帶著淡淡的微笑。
曾經隻能看著彆人做這些在許多人看來很酷動作的她,現在已經開始輕鬆自如的做出來了。
因為彆人接下來也要用場地和器材,秦寧並沒有在原地待多久,做完動作才原地稍微停留了幾瞬,就收起姿勢,走到教練麵前,先她一步結束的秦柔和李小萌也都在教練旁邊。
看她過來,秦柔和李小萌都不吝嗇的給她豎起大拇指,秦柔還出聲誇讚道,“寧寧的動作做得很漂亮。”
這是她的真心話。
她自己其實也不差,但她這兩年總有一種緊迫感,被妹妹追上的緊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