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更好奇,劉兄其他方麵的才能。”諸葛亮笑道。
我還有其他方麵的才能?
劉毅仔細想了想,還真有,比如他算賬特彆快,不隻是在這裡,穿越之前,他腦子在這方麵就很好使,複雜的數學他是不懂,但隻是賬麵的問題,他能很快算清楚,有時候都不待用計算機的,至於其他的……嘴皮子也不算溜,但在社會上混的久了,三教九流都能說上話,不至於冷場,這算不算才能。
“比如那句山不在高……”諸葛亮看著仔細思索的劉毅,搖頭笑道。
把我當詩人了?劉毅鬆了口氣,剽竊嗎,這個不難,以前為了把妹還專門背過不少,現在能背下來的也有很多,這輩子應該夠用了,他又不靠這個吃飯,最多有必要的時候裝裝逼,把詩刻在作品上,提高提高逼格,不過好像這個時代的詩體跟自己記得的大部分詩體不同的,不知道人家認不認,這個以後得試試。
“劉兄無論待人接物,都不似尋常匠師,倒像個高士。”諸葛亮站起來,看著劉毅笑道:“而且劉兄麵對我這個士人也並無太多敬畏之心,卻又不似嘩眾取寵之輩,既然劉兄不願說,亮也不好強求。”
普通老百姓遇上士人,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唯唯諾諾的,包括這臥龍崗名義上最大的官趙龔,麵對諸葛亮說話的時候都總帶著幾分恭維和諂媚,在這種環境中,劉毅這麼一個能把話說溜,而且看著恭敬,實際上帶著幾分公式化的表現,自然也就凸顯出來了。
劉毅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自然也知道規矩,隻是人最難改變的就是習慣,再說心裡麵也確實沒啥敬畏感,自然也就隨意了些,這諸葛亮學的不是兵法是心理學吧?
心中默默地吐槽一下,卻也沒接話,這種事情,自己不承認,諸葛亮這些也隻是猜測而已,若自己承認了,誰知道這貨安的什麼心思?
……
諸葛亮見劉毅隻是沉默,也沒再多問,他今日在這涼亭之中,不止感覺有種想要跟人推心置腹的感覺,思考問題更是比此前更加活躍。
這件事情,之後兩人也沒有再提,仿佛沒有發生過一般,劉毅繼續做自己的木工,諸葛亮整日不是陪著嬌妻便是靜坐讀書研究棋盤,這諸葛家算上那童子也就四人,諸葛夫婦、諸葛亮的兄弟諸葛均以及那書童,劉毅見諸葛亮沒再跟自己刨根問底,倒是也鬆了口氣,經過那次對話,兩人的關係倒是親近了幾分,一來二去,倒是跟諸葛家的人熟絡起來。
諸葛亮雖然隱居在此,但也不是真的每天隻宅在家裡,偶爾外出訪友,也有時候會有人來拜訪,其中出現最多的隻有三個人,崔均、石韜、孟建。
不過這三人雖然跟諸葛亮相善,但骨子裡卻都帶著幾分傲氣,不似諸葛亮那般與什麼人都能友善交談,雖然不至於擺臉子,但基本上都是將在此做工的劉毅當做了空氣一般,無視。
劉毅也樂得自在,他還真擔心這三人也有諸葛亮一般的本事,那劉毅就該考慮挪地方了。
四人平日裡談論天下,討論天下格局,倒也讓劉毅大概弄清楚這建安十二年究竟是個什麼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