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州平頷首道謝,接過被鄧母斟滿酒的酒觴,抿了一口看向還在皺眉苦思的劉毅道:“此事先莫要想,伯淵如今該想的不是城池構建,還有一個問題該當解決。”
“什麼?”劉毅抬頭,茫然的看著崔州平道。
“這洞庭湖一帶,土質鬆軟、濡濕,莫說建城,便是建設房屋也不易,伯淵可曾想過這個?”崔州平看著劉毅,詢問道。
“想過。”劉毅點點頭,端起酒觴喝了一口道:“一種便是純以木質結構,底部用三千六百二十一支堅木將整座城池支撐起來,隻是如此一來,極易失火。”
這個時代的建築,多為土木結構,純粹以木質建城,很容易失火,而且真到戰時,就如當初周瑜火燒赤壁一半,一把火下來,整個城池怕都得被燒沒了。
以這個時代的防火措施來說,這種事情很難杜絕,不需彆人說,劉毅已經將這個想法否了。
崔州平聞言點點頭道:“看來伯淵還有其他打算。”
劉毅點點頭道:“另外一個,便是深掘!”
劉毅拿來一張洞庭湖畔的地圖,花了一片地方道:“將這一帶的土地深掘三丈,以建造堤壩的方式,隔絕水患,在此基礎之上往上建城,整個城池分作兩層,底下用以儲備物資,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地上則是正常城池,如此一來,城池穩固,而且能夠儲備大量物資,隻是……”
崔州平敲了敲腦袋,頭疼的看著劉毅道:“所耗物資甚廣,而且便是以伯淵之能,恐怕也難以一年築城吧?”
時間倒在其次,最重要的還是錢,隻要錢夠,招募上一萬人,一年的時間絕對能夠建起來,隻是這般想法也隻是想想,一萬人的工隊,一天就得耗費百萬,自己帶來的那些錢,加上抄沒趙家所得,再用劉毅當初在夏口的方法來經營,能夠支撐一兩個月已經不錯了。
“一年築城未必不可,但所耗錢財……”劉毅比了比手勢:“比原本多出十倍。”
千人的話,挖掘三丈地基就隻能雇傭民夫了,那樣省錢,但屬性不怎樣,而且頭重腳輕,達不到劉毅預期最完美的效果。
“所以,伯淵準備如何做?”崔州平見劉毅神色間並無苦惱之色,知他心中已然有了想法,微笑道。
“先賺錢!”劉毅看著崔州平笑道:“我已與子仲兄商議過,糜家亦有重組商隊之意,我準備在這城址四周,建立漁場、飼養雞鴨禽類的養殖場、磚窯、木場、紡織廠等規模較大的場所來提供大量的物品而後由糜家商隊銷往各地,一來賺錢,二來他日這城池建好之後,也可為城池的經濟產業以及為城中住民提供生計,三者也可為日後建城提供足夠物資,不必他求。”
這年月,經濟基礎還是以農業為主,商業也是在此基礎之上進行的,劉毅所說的這些東西,這個時代都有,隻是很少有這種大規模專門做的,甚至連這些詞彙,崔州平都未曾聽過。
“看來伯淵今歲是不準備動工了?”崔州平看著劉毅笑道。
劉毅點點頭:“如今正是農忙時節,秋收之前,將這些地方開起來,入冬之後便可以開始動工了,所以城池設計,我們還有時間去完善。”
崔州平放下吃的隻剩下魚刺的烤魚,點頭道:“若真如伯淵所說,這新城他日若能建成,這荊南之地或許會繁華起來。”
雖說是大興土木,但按照劉毅的做法,自己賺錢然後投入,算不上勞民傷財,選擇的時節也是農閒時期開始建城,自認識劉毅以來,崔州平還是第一次見劉毅如此認真的對待某件事情,他開始有些期待這座城池建起來時的景象了。
“對了,夫人呢?”劉毅突然想起了什麼,抬頭看向鄧母,好像這兩天不怎麼見呂玲綺。
“夫人身體似有不適,這兩日一直待在船艙裡休息。”鄧母有些擔憂道。
“不適?”劉毅站起身來,對著崔州平歉意道:“我去看看。”
“自去便是。”崔州平揮了揮手,劉毅這疼老婆在這年月的人看來,疼的有些過分了,不過人家自家的事情,他一個人外人也不好插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