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來意(2 / 2)

劉毅有些不解的看著崔州平。

“此人治理地方,卻有些本事,不過私心頗重,在位期間,謀了不少私利。”崔州平笑道:“此番你回來,兼任嶽陽太守,他多少有些不甘,應該是在賬冊、戶籍上動了手腳,想給你個下馬威,誰知你回到這嶽陽來,直接回了漁鄉,他以為你看穿了他的計策,所以……”

劉毅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看著崔州平,這樣的人,實在難讓人討喜。

“我將我這一支遷來了嶽陽,此人出力不小,我崔家想要在嶽陽立足,少不得與這荊襄士紳打交道。”崔州平沉默片刻後道。

這東西,說出來有些肮臟,但就是這麼回事兒,崔州平遷家來荊州發展,趙旭幫了忙,這時候趙旭有難,請崔州平來幫忙,若這個人情不還,崔家在荊州很難打開局麵,獲得荊州士人的認可,畢竟圈子就這麼大,你崔州平跟劉毅交好,沒人會說什麼,但人情不還,那可就壞了規矩了。

“崔家遷來了荊州?”劉毅聞言,卻是目光一亮,看著崔州平道。

“隻是我這一支。”崔州平搖了搖頭,這相當於自立門戶,當然,也說明崔州平對眼下的天下局勢有了新的看法,崔家也不再是一味支持曹操,當然,這其中,崔州平的態度也很關鍵,若他不願意,沒人能逼他。

“行,告訴那趙旭,好好地做好他的郡丞,下不為例。”劉毅思索片刻後,點頭道。

“我以為你會大公無私。”崔州平看著劉毅笑道,如果是諸葛亮在這裡,這件事恐怕不是那麼好解決。

“水至清則無魚,這官場之上,沒有絕對的乾淨,非黑即白……不適用於官場。”劉毅歎了口氣,這天底下,從來沒有絕對的對錯,如今荊州局勢比較複雜,需要同時麵對曹操和江東的壓力,內部也是當以安撫為主,隻要不是天怒人怨,這個時候不好施加太大的壓力,他就算追究到底又能怎樣,趙旭可以殺,但其罪過還不至於滿門抄斬。

那趙家的家人會如何想?如果這個時候因為這件事,讓趙家對自己懷恨在心,不說暗中投了江東或是曹操,就算是在荊州不斷用自己的影響力給自己使絆子,那劉毅也彆想有好日子過了。

他不是諸葛亮,沒諸葛亮那麼大的本事,而他的原則和底線也不在這裡,至於趙旭,證據劉毅會慢慢收集,留著,也算一個把柄,以後趙旭若是能聽話,這些東西不會再出現,但若是趙旭還敢跟自己使小手段,那秋後算賬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

“多謝。”崔州平默默地點點頭,就如劉毅所言那般,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既然決定自立門戶,很多事情就不能由著自己來。

“何須如此,你此番來的正好,我亦有事與你商議。”劉毅從書架上取來幾本線裝書遞給崔州平道:“我準備在此開一間書院,這些事我編纂的教材,隻是這書院我一人肯定不夠,我欲請幾位高學之士前來,亮各種學問分門彆類,這些高士共同執教,挑選合適弟子教學,你意下如何?”

拓印之法,劉毅之前已經跟崔州平講過,最近劉毅閒來無事,將水力印刷機給鼓搗出來,紙張也進行了改良,他準備先從自己這裡開始一步步將印刷術推廣出去,不過這東西既然劉備遲遲無法下定決心,劉毅也隻能自己來做,但他自身能力有限,不可能完全站在士人的對立麵,劉毅需要尋找誌同道合之士,一起跟自己推廣。

換個角度來講,若能獲得一部分士人的支持,對於推廣或許更有幫助,但這樣就不能直接全天下來推廣,而是一點點開始推廣,先從學子們身上推廣,然後再一點點的像整個嶽陽、整個荊州、巴蜀然後往整個天下推廣,這個時間跨度會很長,讓人們慢慢接受,或許得幾十年乃至上百年,但卻是最為穩妥之法。

“你可知……”崔州平看著幾本書,目光複雜的道:“若隻是書院的話,我可幫忙邀請幾位寒門好友前來授課,這荊州之地,願意這般公開授徒者不多。”

雖然這個時代也有書院,比如潁川書院、鹿門書院,但那都是私人性質的,算是維護和鞏固人脈來用的,一般授課對象基本都出自世家望族,也有一部分寒門,像劉毅這般廣收門徒,不問出身者,一般名士就算擅長這個,也很少有願意公開授徒的。

這也是為何劉毅再墨城、嶽陽、成’都、漢中都有建立書院,卻一直沒能真的建起來的原因,光有學校不行,你得有授課老師啊,而這年代,學問可是隻有上等人才能學的東西,一般人可沒這資格,有幾個士人願意將自己所學無私傳授給他人?

所以哪怕是崔州平,也隻能找一些寒門故友,但名士卻是想都沒想,就算是這些寒門士子,也多是依附於崔家的寒門,將這些人給劉毅,也算是崔州平儘力而為了。

“有人就好。”劉毅看著崔州平笑道:“這萬事都是開頭難,以後慢慢來吧。”

這種事情,是打破眼下故有觀念的,急不來。

“那州平兄是否願意出山相助?”劉毅看著崔州平笑問道。

“暫時恐怕不行。”崔州平搖了搖頭,今時不同往日,如今他將自己這一支的人都帶出來自立門戶,接下來,就該考慮家族的生存問題了,哪怕他暫時不準備出仕,也要推薦族人出仕,來鞏固崔家的地位:“不過弟子我可以幫你多招募一些。”

“如此甚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