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摸索著下巴點點頭,這趙旭如今也算半個自己人,用起來也順手,而且未來兩三年內,劉毅的活動範圍以荊北居多,反倒是荊南之地,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良性發展,隻要將監察方麵做好,不必一直在那邊坐鎮。
“這些事你來操心吧,我隻管各地土木之事,錢財你得給我撥到位。”劉毅搖了搖頭,有崔州平在這裡,何必自己來操心這些事情,當下對著崔州平笑道。
“這江夏你需要多少?”崔州平笑問道。
“眼下動土木的地方不多,文聘需要幾座水寨布防,此外幾處河道可以建設橋梁,各縣會建立廟宇,我準備將墨城改造成類似漁鄉那樣的綜合鄉鎮,此外江陵燒毀的房屋要修複,襄陽按照君侯的意思,想要趁著這次機會推倒重建,不過今年最多能打個地基,真正動工得到明年,這些算下來,今年大概要用三億左右吧。”劉毅思索道。
聽起來挺多,但實際上並不多,戰後重建本就費事,更何況還要新添許多建築,加上襄陽地基,雖然不需要如嶽陽那樣,但光是設計劉毅要考慮的東西就不少,畢竟襄陽那裡能夠借助的天然水利不多,得省著用,像嶽陽那樣整個城市都能享受到水利帶來的便捷是不可能的,所以得以軍事優先,特權自然是存在的,但也僅限於少數幾人。
反正這些東西算下來,三億算是少的了,襄樊兩城的浮橋,在劉毅的計算中,光是材料就需要一千萬,雖說漁鄉每年賺的錢也不少,但也不能總讓自己自掏腰包不是?劉備勢力如今已經步上正軌,也該反饋了。
“一下拿不出來,分批給。”崔州平想了想道:“另外最好做些水利之事,最近幾年荊襄之地人口增長極快,再這般下去,怕是要鬨糧荒了。”
府庫之中的錢是有數的,而且這幾年荊州都是以收民心為主,稅賦並不高,像荊南很多地方如今還是采取倒貼鼓勵開荒的政策,雖然富庶了,但也要維護荊州內政正常運轉呐,三億錢可不是個小數。
“這個沒問題,我這邊也是逐步展開的,後半年才是真正用錢的時候。”劉毅點點頭,前半年主要是各地規劃,準備材料,敲定動工的地方,最多也就是幫忙修整一下民房和城牆這些事,後半年才是大筆花錢建造的時候,有足夠的時間等。
兩人見麵,原本是敘舊,但說著說著,卻開始討論起未來對荊州的治理以及如何發展的問題上麵,哪裡需要動土,修幾條驛道還有驛站每個縣至少得有四五個,以及對江東戒備方麵做到什麼程度,江夏接壤的可不隻是江東,跟江淮之地同樣也有接壤,雖然多以山陵為主,但同樣要防備,這個要跟關羽、文聘商量,另外襄陽一帶的防禦更是重中之重,可惜新野沒能拿回來,否則將防線推到新野更佳。
“兩位先生……”趙雲過來的時候,兩人身前的桌案上已經擺滿了各種草圖,看的趙雲有些茫然,這兩人在乾什麼?說好的敘舊呢?
“子龍將軍何事?”劉毅和崔州平這才止住,看向趙雲問道。
“已經擺下宴席,準備送江東的人離開,如今就等兩位了。”趙雲苦笑道,感情這兩位都忘了。
劉毅和崔州平同時拍了拍腦門兒,這記性,各自站起身來:“莫要讓人久等,這便去吧。”
畢竟以後還是需要外交的,這個時候既然事情已經談妥了,禮節上可不能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