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關羽那邊已經幫他募集好民夫,上萬人一直留在那裡不乾事光吃飯,也是一個大負擔,誰能想到上萬民夫這麼快便募集好了,這可不是強征。
不過想想襄陽昔日的百姓,如今還住在那之前搭建的臨時營寨之中,倒也不是太難理解,總之現在劉毅是沒辦法偷閒了,隻能等襄陽的建城工作步上正軌之後,再想辦法回家去看看嘍。
“亭侯放心,江夏這邊,聘會理會。”文聘對著劉毅拱手笑道,心中對劉毅的敬佩也多了幾分,有時候是真的懶,但真正做事的時候,卻比誰都忙。
“船廠也已完工,讓趙太守開始募集船工吧。”劉毅又跟幾名工匠說了些細節的事情之後,踏上船隻,對著文聘揮手告彆之後,子母船已經開始動起來,逆流而上,很快便消失在文聘等人的視線之中。
有些疲憊的躺在甲板上的躺椅上,這段時間,工匠們動手,劉毅則是在各城來回跑,也未見得就有多輕鬆。
堅固的水寨:極度堅固+37,視野+38,精力恢複+39,體力恢複+37,鬥誌+37,射程+38
沒出現什麼特殊屬性,但就屬性而言,算是不錯了。
之前準備修建的驛道暫時還沒開工,劉毅準備等襄陽的建城工作步入正軌之後,再開始對這幾條驛道進行修建,這其中還包括那條入蜀的道路,雖說從荊州入蜀,主要靠的還是水路,但這條陸路也有必要的。
這次去江陵,除了跟崔州平再確定一下襄陽城具體的建城用度之外,劉毅也想看看之前建設的小區究竟如何了。
這種在一座城池裡單獨建設一片區域還是第一次,按照當時定下的進度來算,如今差不多也該快要完工了,因為許多房屋的屬性,劉毅這邊已經能夠查到了,隻是整體屬性沒有出來,事實上,劉毅也不知道一座小區會不會給他一個整體屬性。
雖說如今劉備集團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蜀中,甚至有很多人覺得蜀中才是劉備能夠壯大的根基之地,但劉毅的看法卻相反。
蜀地就算經過劉毅在漢中那翻改建,也隻是一個後勤基地,在戰略上的位置遠遠不如荊州重要。
如今的劉毅也不再是當初那種懵懂無知,隻知道附和諸葛亮或是崔州平意見的小匠人了,這些年經曆的多了,交流的圈子也基本都是諸葛亮、崔州平、龐統這個圈子,眼界、見識也在不知不覺中提升,看問題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蜀地絕非王業之基,當年漢高祖能從漢中成事,有當時的環境因素在裡麵,再一個就是高祖當年身邊的人才質量太高,如果沒有韓信、沒有蕭何、沒有張良,漢王最終可能也就隻是一個漢王了。
易進難出是一個原因,最主要的,如果沒有荊州這塊跳板的話,蜀中能夠向外拓展的路線實在不多,他仔細推算過曆史上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戰略,限製因素太多,蜀中能夠出兵的路就那麼幾條,如果第一次失敗,對方有了防備,那接下來基本就不可能有太大的作為了。
所以,蜀中隻能算是一路偏師。
反倒是荊州,四戰之地,往北能直接威脅許昌,往東能夠順江而下侵襲江東,如今又有了蜀中這個大後方,有荊州,能選的攻擊方點就太多了,若真要北伐,荊州才是主力,而蜀中隻能策應。
眼下保住江陵的同時,又拿下了襄陽、江夏,對於劉備集團來講,無疑是最好的結果,現在是練內功的時候,不適合再開戰,所以這次對於重建襄陽,建立水寨這些事情很積極,隻要忙上兩三年,讓荊州更加鞏固一些之後,剩下的,就是等待時變了。
一路上想著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劉毅抵達江陵時,已經是傍晚時分了。
“等你許久了,你若再不來,我怕是要親自去江夏找你了。”剛剛進城,便見崔州平聞訊而來,看到劉毅就忍不住笑罵道。
“已經是很快了,關將軍都沒這般焦急。”劉毅有些無語,難得勤奮一回,怎麼聽著反倒像自己偷懶了一般?
“嘿,那是,襄陽重建嗎,他自然不急。”崔州平無語道:“但你若再不來,我這邊就要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