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子敬先生並不受吳主重視,此事不能與子敬先生說,煩請子敬先生秉明吳主,正此來又要事,就算吳主不願見我,也請吳主能夠請來一位高望之士!”法正身子往後一靠,有些失望的道。
魯肅:“……”
這貨從進來開始就一直話中帶刺兒是什麼操作?好想砍人!
魯肅搖頭道:“孝直放心,肅自然不能全權代表吳王,但孝直先生,恐怕也不能完全代表皇叔吧?”
法正看向魯肅,兩人對視片刻之後,突然相視一笑,法正坐下來道:“我主對於吳主接受曹賊封王之事,頗為憂慮,此番正前來,也是想知道,吳主此番接受封王,是否代表吳主與曹賊結盟,欲撕毀你我雙方盟約?”
“孝直這話從何說起?”魯肅搖頭道:“我主受封吳王,乃是天子詔書敕封,怎會唄皇叔看做是要撕毀盟約?天子乃天下共主,皇叔也是漢室宗親,難不成,皇叔不願我主遵從天子之意?”
“那倒不是!”法正看著魯肅,搖了搖頭道:“但如今曹賊挾天子而令諸侯,所謂天子詔,若非曹賊授意,焉能發出,尊主接受此敕封,豈非是接受了曹賊封賞?”
“先生此言,肅不敢苟同!”魯肅搖頭道:“便如先生所言,陛下受曹賊迫害,然我主若是不受,便是不重天子,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便是非天子之意,但曹賊若借天子之名再伐我江東,我江東又該如何?”
“你我兩家乃是盟友,若曹賊來攻江東,我主自是不會坐視不理。”法正理所當然的道。
“但孝直是否想過……”
魯肅與法正的談話,從上午一直談到傍晚。
兩人絕口不提此番劉備屯兵邊境之事,隻是圍繞著孫權封王的問題開始爭論,不過對於呂蒙偷襲荊州的事情,法正也沒提,那並不是一件愉快的過往,對雙方都一樣,提起來傷感情,爛在肚子裡是最好的。
基本上,法正和魯肅都不希望雙方開打,但訴求不同,江東無法拿下荊州,需要另外開辟一個發展空間,而劉備需要稱王,按理說,兩家各取所需便是,但問題不是這麼來的。
首先,劉備稱王,得獲得江東的支持才行,而江東要獲得更大的縱深空間,同樣需要劉備的幫助,畢竟就算孫權要攻打江淮之地,若無劉備幫忙牽製,孫權是真的無力以一己之力對抗曹軍。
當然,第一次接觸,雙方並未真的就要得出個結果來,而且魯肅也並沒說自己要攻打江淮,而是希望劉備能夠把江夏給還回來。
這個不需要問劉備,法正直接就給否決了,江夏的位置太重要了,若無江夏,江東兵馬不聲不響的攻過來,再來一次偷襲,我們那什麼擋去?上一次僥幸成功了,但不代表下一次還能擋住啊,這個真的沒商量,法正也知道,這肯定不是江東的最終要求,若真的非要江夏不可,這根本沒法兒談。
不過第一次談判,雙方也沒有就要把事情最後拍板確定,更多的,還是試探一下對方的口風,聰明人之間,很多話不需要點的太透,點到即止,對方能明白自然是好的,若不能明白,說明對方並不適合做這個工作,孫權或是劉備早點兒換人來吧。
這第一個回合的無形較量,基本上魯肅和法正能夠確定對方的本事以及劉備和孫權雙方對於這次事情的態度,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報知各自主公,下次來談判的話,就是帶著雙方的誠意真正開始為利益談判了。
“孝直不再住幾天?”談判結束,魯肅在家將的攙扶下,把法正送出來,臨彆之際,對著法正笑道:“這江東與蜀地彆有不同,孝直可多盤桓幾日。”
“不了。”法正看著魯肅佝僂的身子,遲疑了片刻後道:“子敬先生的身體……”
雖然分屬敵對,但魯肅實在是一個讓人很難討厭的人物,看著魯肅的樣子,法正有些不忍的道。
“很久了,不礙事的。”魯肅颯然笑道。
“那正便先告辭了。”法正對著魯肅躬身道。
“好生護送孝直。”魯肅看著那名將領道。
“喏!”
法正在哪將領的邀請下,登上了船隻,小舟飛快的駛出。
魯肅默默地看著法正的船影消失在視線之中,有些苦澀的搖了搖頭道:“劉備麾下,果然是人傑輩出啊。”
先有諸葛亮、龐統,如今又有法正,江東在人才方向,如何跟劉備相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