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態勢之下,劉備和孫權之間已經出現裂痕的聯盟,在外力並不算大的情況下,是否能夠通力合作就有待商榷了。
曹操不急,這一次,他就算不動,對於曹魏來說,也不可能有什麼損失,最壞的結果,也就是孫劉重新聯盟而已。
孫權也不急,雖然他現在是三大諸侯之中最弱的一個,但事實卻是,劉備和曹操都有求於他,劉備想封王,曹操想要孫權跟劉備開乾,雖說心中已經訂好了計策,但孫權知道這個時候自己一定不能先動手去攻打合肥,那樣曹軍戰略的重心會直接轉移到江東這邊來,孫權可不認為自己能夠扛得住。
劉備很著急,但他卻不能著急,封王之事,若真的自立為王,如果沒有荊州,隻是待在蜀中自嗨還行,但劉備作為當今天下第二大諸侯,如果擅自封侯,那就等於給了其他人攻伐的口舌和借口,曹操和孫權隨時有理有據聯起手來,所以劉備再急,也必須讓自己穩下來,等待戰機。
孫權答應封王的條件,就是劉備肯幫他吸引曹軍主力,讓江東軍攻占合肥,進而占據江淮,攻城利器已經開始分批送往江東,但劉備不準備現在就跟曹軍開戰,他要等。
除非曹軍來攻,否則,劉備準備多拖一些時日。
因為荊州在劉毅的不斷改造下,正處於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拖的越久,對劉備來說越有利,而且蜀中那邊,也需要時間加固自己的根基,諸葛亮一直在做這件事情,配合劉毅的書院計劃,如今已經收攏了一批願意在成.都書院授學的人才,目前弟子範圍基本是在士人以及豪紳之中挑選,但也會有一部分有功將士的子弟被篩選進來,而且這些有功將士的子弟在書院中是受重點照顧的。
理由也很充分,這是人家父輩用命換來的,不能讓那些為大漢流血甚至獻出生命的將士寒心,而這個比例,在計劃中會逐步提升。
如果可以的話,劉備倒是不介意趁著這次戰爭,把南陽一並收入囊中,隻是這樣一來,劉毅辛苦建造的襄陽,意義反而不大了。
至於再擴大些戰果,就算是劉備,也隻是想想而已,奪取南陽已經是極限,再往外擴張,步子太大了,容易根基不穩。
眼下三國局勢已成,在曹魏徹底亂了之前,劉備是希望孫權真的能把合肥給攻下來,然後占據江淮,這樣一來,雙方能夠合作的地方就更多了,曹操若攻合肥,劉備可以從南陽出兵攻打許昌或是洛陽,甚至蜀中也可以出兵襲擊西涼、關中之地。
如果曹操來攻打南陽,江東可以進取青徐之地。
不過若真到了那一步,接下來誰跟誰聯盟,就未必了。
總之現在,劉備不準備動手,再拖兩年,若到時候江東或是曹軍還沒動作,那劉備就該主動出擊了。
荊州這一塊兒再度成為整個天下三大勢力的中心,劉毅對此興趣不大,戰爭規模越大,越不容易分出勝負來,尤其是現在這種三角關係,這一仗到最後會成了什麼樣子,劉毅是猜不到了,不止是他,龐統、崔州平這樣的人都猜不到,感覺法正這次獻計有些浪了。
江陵名城:極度堅固+39,五穀豐登+38,人丁興旺+37,工作效率+39,商業興隆+38,快節奏生活+39,人傑地靈+38
劉毅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像之前建立的那些城寨,如墨城、漁鄉以及蜀中建立的那些建築,係統是不會命名的,隻有劉毅命名之後,才會在屬性中顯現出來,哪怕是嶽陽也是如此。
江陵的屬性在劉毅看來,是比不上嶽陽的,畢竟本就沒準備有太大的軍事用途,地基也是沿用了以前的,隻是加了一套排水係統,但在係統的介紹中,卻是屬於名城,看樣子,好像是比劉毅精心設計和建造的嶽陽都要高級一些,雖然劉毅自己也不知道這究竟高級在哪裡?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對劉毅來說,卻是比江陵城的建成更有意義,借著江陵的建成,他……升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