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法正也不想這麼快攤牌,但這次的事情,無論如何要搏一搏,若是孫權願意北伐自然最好,江陵一帶的駐軍可以抽調出來前往襄陽助戰,但若不能,劉備這邊有襄陽兵馬,上庸方向的兵馬也絕對能在開戰之前抵達,這般算計下來,孫權的態度固然重要,但卻已經沒有時間讓雙方繼續磋商、協調了,必須馬上動兵,先把正義的大旗立下來,能夠吃下南陽無疑是最好的,就算吃不下,經此一戰,曹操要經營南陽也會更加吃力。
如果孫權願意北進,攻入江淮之地,不管能否攻下,對於劉備來講,那都是一份助力,無論南陽還是江淮,曹操都不能失,這兩地一失,中原幾乎都暴露在孫劉兩家的兵鋒之下。
至於孫權背後捅刀子,江夏的水軍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動的,隻要孫權不動兵,荊州大半兵力還是以防備孫權為主,劉備這次出動的,除了襄陽兵馬外,更多的還是漢中乃至蜀中的兵馬。
孫權如果真的不識好歹的打過來,想要啃下荊州,那絕對會崩碎孫權的牙口。
荊州想要東下不易,但孫權想要逆流而上打下來,經過劉毅這些年來的不斷加固,可不容易,單是江夏的三座水寨配合夏口,便能將孫權的水軍徹底堵死,更彆說江陵哪怕不是以軍事型城市建設的,那經過劉毅的重建之後,比昔日的江陵更加堅固,江東想要單憑水軍想要攻進來可不容易。
孫權看著法正離開的方向,神情不變,回到自己的座位之上,看向一眾文武道:“諸位以為如何?”
“此卻為良機!”謀士華歆微笑道:“劉備與曹操廝殺,無論我軍是攻打荊州還是強攻江淮,都極為有利,但在下以為,如今之勢,當先攻江淮之地。”
“哦?”孫權看向華歆,笑問道:“為何?”
“一者,我軍前翻攻打荊州失利,劉備便是與曹軍開戰,也必有防備。”華歆歎了口氣,上次攻打荊州失利,讓江東變得十分被動:“再者,曹操對我軍防備之心恐怕要低於劉備,但肯定會有所防備,主公若要攻打江淮,必須儘快,否則曹軍援軍一來,我軍再想取勝不易。”
自家人知自家事,若論水戰,江東說是天下無敵也不為過,但登岸打攻城戰這些,那是江東的痛,自赤壁之戰以來,鮮有勝績。
“三者……”華歆想了想,看向孫權道:“眼下曹操最為強勢,而荊州短時間難以拿下,主公若想有所作為,則江淮必須掌握在手,聯劉抗曹,若劉備能夠取得南陽,我軍此番取得江淮之地,便可鉗製汝南,便是曹操有心奪回,有劉備在南陽,也斷不可能全力。”
孫權聽的點點頭,目光看向眾將,華歆說了不管用,最終打仗的還是得靠這些武將才行。
帳中一眾武將沒人說話,主要是跟劉備之間的仇恨已經結下,此刻要再回到聯劉抗曹的同盟上來,心裡多少有些彆扭。
“末將附議!”呂蒙深吸了一口氣,上前一步,對著孫權躬身道:“此戰,末將願率軍攻入江淮。”
孫權有些驚訝的看向呂蒙,隨即微微皺眉,一直以來,呂蒙都是堅定的荊州派,認為必須先奪取荊州。
如今呂蒙突然改變思路,是否代表著上次荊州之戰,挫動了呂蒙的銳氣?
“都督說的沒錯,劉備其勢已成,荊州之事,不可操之過急。”呂蒙深吸了一口氣,對著孫權拱手道:“眼下我江東勢力已落入下風,暫不可與劉備為敵,不如借助劉備之力,先壯大我江東,而後再與劉備一決雌雄。”
劉備吸引曹軍主力,耗損曹軍元氣,江東則在劉備的遮蔽下撿便宜,這次若能攻下江淮,其意義也不比拿下荊州小多少,隻要拿下江淮,就能覬覦徐州,到時候就成了跟劉備兩麵夾擊曹操的局勢,有劉備牽製,曹軍也不可能全力來與東吳抗衡,到時候,孫權也將是兼牧兩州,到時候,就是兩家夾擊曹操。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相比起江淮,呂蒙還是更看重荊州,隻是兩家關係已經不能再惡化下去,而且現在攻打荊州,想想那嶽陽,呂蒙真沒有太多信心。
“子明能明大義,孤心甚慰。”孫權微微鬆了口氣,看著呂蒙笑著鼓勵道。
現在的孫權,還真不怎麼想跟劉備為敵。
一眾將領眼見呂蒙都這般說了,紛紛應誠。
“此番攻打江淮,關乎我江東氣運,孤準備親自率軍北征。”定下了方針,孫權心情大好,這一次,他要親自率軍北進,讓天下人知道,他孫權可不隻是靠著父兄基業。
按照法正帶來的情報,留給他們準備的時日並不多,孫權當下命人集結軍隊,運輸糧草,隻待襄陽那邊戰事一起,曹軍主力被鉗製住,孫權這邊會立刻揮兵響應,率軍攻入江淮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