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匹戰馬,帶回來的隻有這些?”劉毅帶著廖化清點這次戰爭所得,看著馬廄中的一匹匹戰馬,劉毅卻有些疑惑。
據廖華所說,曹仁麾下那一支千人騎兵隊幾乎是全軍覆沒,但帶回來的戰馬,卻隻有百餘匹,這差距也太大了。
“戰場之上,哪顧得了馬?”廖化苦笑道:“賊軍騎兵衝進來,將士們動手幾乎都是先奔馬去的,留著在軍中橫衝直撞,隻會亂了軍陣,這些戰馬,也多是未曾衝入陣中的。”
劉毅聞言點了點頭,跟騎兵作戰他是沒有經曆過,唯一算是跟騎兵作戰的一次,還得追溯到當年去許昌的路上,巧的是那次也是跟曹仁碰上了。
不過當時曹仁的軍陣幾乎都是被自家一輛驢車給攪亂的,做些戰車來對付曹操的騎兵?
劉毅看著這些戰馬,默默地搖了搖頭,戰車肯定要做,但不能當成扭轉勝負的關鍵,因為曹軍在南陽的騎兵其實不多,而且在馬鐙規模化之前,騎兵的正麵戰鬥力,其實沒有後世看到的恐怖,騎兵在冷兵器時代真正主宰戰場是在馬蹄鐵、馬鐙以及馬鞍普及之後,在這個時代,騎兵最大的優勢是其機動力。
至於馬蹄鐵、馬鐙、馬鞍,要做出來其實不難,劉毅的馬上就配備著這些馬具,但大規模推廣就算了,劉備這邊可沒有成建製的騎兵,有數的戰馬多是配給將領用的,真的推廣這些東西,得益的不是劉備,而是曹操以及北方的遊牧民族。
在劉備這邊沒辦法組建大規模騎兵之前,劉毅不準備將這三樣東西拿出來,以這年月的騎兵來說,哪怕是精擅騎射的塞外民族,也很難在漢軍軍陣麵前討得便宜,所以眼下劉備軍這邊還是以注重步兵戰鬥力為主。
“找些會駕車的將士。”想了想,劉毅直接說道,戰車在以步兵為主的戰場上,殺傷力還是相當驚人的:“要精擅駕車。”
“喏!”廖化聞言答應一聲,告辭離去。
劉備是在關羽戰敗曹仁之後的第三日抵達新野,相比於曹軍後方還有數萬精銳相比,劉備這次帶來的隻有千餘親衛,襄陽這邊能夠調動的兵馬基本上都投入到南陽戰場上來了,五路負責吸引曹軍的兵馬也在這幾日的時間內,相繼趕到新野,在關羽的安排下以新野和朝陽兩縣為主拉開了防線。
隻是經過這近一個月的陸戰,當初派出的三萬人馬到如今也隻剩下兩萬三左右,而關平帶來的兩萬大軍,這一次也隻剩下一萬八,這還是關平相對謹慎的緣故。
四萬一的兵力,麵對的卻是曹操至少八萬人的大軍,兵力相差一倍,相比於赤壁之戰時,這個差距小了許多,但同樣處於劣勢,這不是關羽一場勝仗能夠逆轉的,這也是劉毅反對關羽親自上陣的重要原因。
贏了,其實也沒有太大好處,但若輸了,關羽一旦折了,對荊州軍的士氣打擊就太大了。
“江東那邊有何動向?”將兵馬交接之後,劉毅總算清閒下來,新野的工事至此算是完成了,接下來隻需要等待水泥乾涸之後,就可以借助舊城牆和新城牆之間的高度差,形成一個立體防禦工事,曹軍再想攻進來,可不比攻打昔日的襄陽容易。
“去歲年底時,孫權集結江東十萬大軍,於濡須口屯兵,如今聽聞已占據了數縣之地,孫權更親率主力直逼合肥,此戰一下,這江淮之地,便都未孫權所有!”龐統感歎道,孫權這次的聲勢很大,呂蒙、朱然各領一路,孫權則親自率領大軍,麾下更有甘寧、丁奉、徐盛這些江東悍將,以曹軍在江淮一帶的兵力來看,孫權攻占江淮應該已經沒問題了。
至少在龐統等人看來,曹軍主力甚至連曹操都被他們牽製在南陽的情況下,孫權占據這麼大的優勢,不可能輸的,要知道,江東那邊,可是還有劉毅親自帶人打造的上千具攻城器械。
“孫權親自領兵?”劉毅有些詫異的看著龐統。
“不錯。”龐統點點頭,對於劉毅的反應有些奇怪:“有問題?”
“說不上。”劉毅搖了搖頭道:“隻是以往從未聽過孫權有統兵之能!”
這是個大問題,接觸的戰爭越多,劉毅就越發明白一個優秀將領的重要性,不是說武藝有多猛,而是駕馭兵馬的問題上。
就拿劉毅來說,他雖然經常帶兵打仗,但多是手下將領在帶,而劉毅本身,更多的時候是出幾個損招或是做一些攻城器具來輔助,決定攻打的方向,如果讓劉毅直接來領兵的話,他能夠玩轉千人就不錯了。
但孫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