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重陽之日,劉備帶領荊蜀百官前往祭壇而去,同行的還有江東使者闞澤以及隨行的江東使者團。
到了祭壇邊,哪怕劉備已有準備,依舊被眼前的祭壇震驚了一把。
祭壇高約三丈,但看起來卻並不突兀,分成三層,祭壇之上,九條赤龍栩栩如生,以九龍朝天之勢,龍頭朝向祭壇中央的方向。
祭壇的最上方,是一方約有十丈的原型平台,內部卻是一口方形銅鼎,高有三丈,寬也有一丈,原本並不算突兀的祭壇,在這裡卻是奇峰突起,給人以視覺上的衝擊力,那祭壇上的銅鼎,讓人生出一股與天齊的視覺上的錯位,離得越近,那種感覺就越濃。
尤其是今日天氣並不好,天空中陰沉沉的,整個天都仿佛低了很多一般,巨鼎在其下,視覺上,好像拖住了天一般。
“壯哉!”看著眼前的巨鼎,劉備忍不住驚歎道。
劉毅一臉疲憊的走下來,對著劉備躬身一禮道:“主公,幸不辱命!”
看著劉毅一臉疲憊的神色,劉備連忙上前相扶道:“伯淵不必如此,時間正好。”
這個時候也不方便說太多話,簡單的囑咐幾句之後,劉備讓劉毅先退下,準備這件事過後,再行好好賞賜劉毅。
“轟隆隆~”天際,有閃電劃過,這並不是什麼好的征兆,不過既然將日期選在這一天,到了這個時候,也不可能再做更改了,畢竟這種事情,時辰都是掐好的。
劉毅轉身之際,不動聲色的對跟劉毅對視一眼,心照不宣。
默默地退回班列,祭祀也在此時正式開始,自有專門負責這個的官員開始一步步的執行祭祀。
祭拜祖宗,宰殺三牲為極品,然後祭拜天地,最後走到祭壇的第二層,想銅鼎讀祭文,大意上也就是證明自己稱王的合理性。
劉毅看著那祭壇,也有些不可思議,在銅鼎完成的那一刻,似乎與這祭壇融為了一體,並沒有出現新的屬性,折讓劉毅有些不解,在他的工匠生涯中,這種現象還是第一次,而且經驗也沒有,有些浪費了自己這般多的新學了。
“轟隆隆~”
就在劉備宣讀完祭文的那一刻,一道雷霆突然降下,狠狠地落在那銅鼎智商,那一瞬間閃過的強烈華光以及那仿佛在耳畔炸裂的雷聲,讓所有人都在那一刻陷入了短暫的失明和失聰狀態,那雷電更是精準的落在那銅鼎之上。
周圍響起了一陣喧嘩,遠一些的百姓開始議論紛紛,官員們也有些憂心忡忡,莫不是這上天認為大漢氣數已儘,反對劉備稱王?
諸葛亮也擔憂的看向劉毅,他算到這一天會有雷雨,但卻沒想到會有這一幕,若是處理不好的話,劉備的威望恐怕會大失。
劉毅沒有說話,隻是認真的看著祭壇上的銅鼎,為了這一幕,可花費了她不少心思。
“快看!”離得近一些的文武官員突然指著那青銅鼎驚訝的叫出聲來。
不少人的視線下意識的在四周逡巡,搜索著可能的變化,很快有人發現,那祭壇上方的青銅鼎出現了裂痕,而且在不斷擴張,遠的或許看不清,但近處一些的卻看得十分真切,隻是那青色的表皮下,隱隱有赤色顯現出來。
緊跟著,那表層的青銅皮漸漸脫落,落入所有人目光中的,那青銅鼎並未如想象中一般被雷擊毀,反而在那表層銅皮逐漸剝落之後,出現一座赤色銅鼎,一條赤龍雕刻在鼎身智商顯得栩栩如生。
而在銅鼎最醒目的地方,出現五個大字:漢室興於此。
原本的質疑聲,在這五個大字出現之後,漸漸弱了下來,劉毅跟諸葛亮對視一眼,當先朝著劉備拜倒:“天佑大漢!”
“天佑大漢!”
其他人也逐漸反應過來,一個個興奮地拜倒在地,不管在場的這些士人有多少人信,但至少,在這一刻,大多數百姓是相信劉備將成為中興之主的,對劉備的態度,也比往日更加虔誠,至此,劉備漢中王的名號算是徹底立住了……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