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四將到來,劉毅安排他們在營中熟悉軍務,每日勤練兵馬,劉毅將兩萬大軍分作十校,不過每校數量並不相等,如呂玲綺所帶一校,隻有那千名蠻女,陳二狗負責劉毅的近衛,隻有三百人,也算作一校,負責統兵打仗的,自然多一些,這些時日,分出八校日夜勤練兵馬,劉毅也不急著追擊孟獲,而是頻繁拜訪當地土著,邀請他們入城寨居住,效果不顯,不過劉毅幫助這些蠻人改善部落條件,開發農耕水利,倒是得了這些部落好感,不時會收到這些部落送來的當地珍惜木材甚至銀礦。
這日,劉毅正在與黃忠等人研究這一帶地形,卻見關興快步走入議事廳,對著劉毅拜道:“亭侯,那孟獲退兵了。”
“退兵?”劉毅與黃忠、馬謖對視一眼,有些疑惑的道:“退往何處?”
“末將打問過附近山民,聽說那一帶叫毋血水,乃瀘水支流,兩麵環山,地勢頗為狹隘,孟獲正是退往此處!”關興躬身道。
“再探!”劉毅點點頭,關興應諾一聲,告辭離開。
“毋血水……”劉毅沒有去看沙盤,那是他做的,很清楚這沙盤之上並未做出毋血水的地形,若非關興說,劉毅都不知道有這條河,隻能去地圖上找。
……
卻說孟獲吃了一場敗仗之後,痛定思痛,他覺得漢軍之所以厲害,一是兵甲,二是戰陣,這是南蠻的短板,他雖然也想提高蠻軍的戰陣水平,但這種東西,短時間內是訓練不出來的,何況孟獲對於戰陣訓練也是一知半解,自然不好訓練。
既然無法彌補短板,那就隻能揚長避短,依靠地形來限製漢軍的戰陣發揮。
他從昆池回來,帶來了不少蠻軍,加上之前所率兵馬,湊足了三萬之數以後,便召集祝融夫人以及一眾蠻將商議。
“此戰雖敗,但我已看清那漢軍虛實。”孟獲看著眾將笑道:“漢軍所依仗者,不過戰陣爾。”
“那漢人的衣甲兵器,也頗為厲害!”一名蠻將愁眉苦臉道,上次作戰,差點被漢人的小兵給圍殺,這讓他記憶猶新。
“所以我等不能與漢軍硬碰。”孟獲笑道:“那劉毅遠來南中,沿路山路難行,後勤補給必然難以供應,我已與夫人商議過,上次我們敗,乃是因為那劉毅故意以計策引誘我們中他埋伏,若再在此處與他交戰,說不得又會中他詭計,與其如此,不如將戰場設在毋血水一帶。”
“毋血水?”眾將不解道。
“不錯,此地地勢狹隘,漢人的戰陣在此地施展不開,而我軍最善山地作戰,若在此地開戰,他們沒了戰陣之利,如何能是我等對手?”孟獲自信道,他是個很善於總結的人,上次失敗,他總結過劉毅的用兵套路,其實並無任何出奇之處,隻不過提前給他們挖好了坑,派了伏兵,等他們按照劉毅的想法在那三處結營時,伏兵一起,再加上漢軍擅長戰陣,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才會有上次之敗,這一次,他選戰場,若那劉毅不理會,直取雲南,則孟獲就抄其後路,斷其糧草,若對方來攻,以毋血水之險,定叫劉毅有來無回。
“妙計!”一眾蠻將聽了孟獲的計策,紛紛拍手叫好,一臉敬佩的看向孟獲。
計議已定,孟獲當下令三軍拔營起寨,退往毋血水一帶,建起敵樓,兩側山崖之上,更學著劉毅建起了烽火台,隻等劉毅來攻。
……
劉毅得知孟獲退往毋血水之後,當即招眾將商議,地圖上地形看的不全,隻能大概看出那毋血水在何處,但對於四周地形,地圖上隻是一條線,並不能一窺全貌。
劉毅當即命楊任、吳班拔營起寨,指揮大軍前行,自帶黃忠、關興、張苞三將並數十親衛親自前去探查,查看毋血水一帶地形。
四周山民知道之後,特地派來了幾名蠻人作為向導,這些山民久居此地,雖然未響應孟獲號召,卻也不願與孟獲為敵,又覺得愧對劉毅,所以拍出一些向導,負責幫劉毅指路以及避開一些險地,著實讓劉毅方便了許多。
三日後,毋血水以南,一處不知名的山峰頂端,遠遠地能夠看到孟獲的營地沿著一條河道綿延十幾裡,在兩岸布滿了營寨,敵樓、箭塔遍布。
劉毅身旁,一名蠻族向導嘰裡呱啦的說著方言,在這地方,並不是所有蠻族都會說漢話的,一名劉毅軍中的蠻將對著劉毅道:“亭侯,他說這裡便是毋血水了,這一帶山地難行,隻能通過往南三十裡處的道路順著水流兩岸的路進來。”
“替我跟他道謝,告訴他,等仗打完了,我親自去拜謝他們族長。”劉毅友善的對著那向導笑了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