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快讓開!”一名曹軍將領眼見夏侯僵在了原地,連忙撲上來直接將夏侯從馬背上撲下來。
夏侯被摔得七葷八素,張口就要喝罵,但下一刻,卻看到自己的戰馬身上已經射滿了箭簇,倒在血泊中抽搐著。
一絲寒意自背後升起,瞬間蔓延向全身,麵色也在這片刻的時間裡變得慘白,也顧不得再抱怨手下將士救人的方法粗暴,連滾帶爬的爬起來,本能的向後撤。
戰場比之想象的要殘酷得多,一個不慎,作為主將都有可能被殺,這根讀了多少兵書戰策武關,當直麵那殘酷景象的時候,以往所學的知識在這一刻統統不見,剩下的,也隻有對死亡的恐懼,腦子裡更是一片空白,隻想遠離這一切。
廝殺還在繼續,有魏軍發現這些藤甲雖然刀槍不入,但卻怕火,好幾名漢軍被魏軍慌亂間本能揮動過來的火把給引燃,慘叫著倒在地上翻滾,火卻越少越大,甚至引燃了四周的漢軍。
藤甲軍夜戰很容易發生這樣的意外,但這零星的火攻並不能對大局有任何幫助,尤其是在主將已經失去思考能力,甚至根本沒有關注到這一點的情況下,發現這一點的那些人,也隻是自己用一用,然後很快被拉開距離的漢軍以弩箭射殺。
城門失守本就對守軍士氣有著極大的打擊,此刻主將都沒了主張,隻是往後退的情況下,失敗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遠處後方已經收到信號的魏延帶領著大量漢軍殺入城門,這次負責突襲的隻有兩千藤甲軍,諸葛亮在派魏延出征的時候,已經跟他說明了藤甲軍的不足和缺點,是以這次魏延出兵夜襲長安,用藤甲兵也隻是因為藤甲輕便,借助道具更容易攀上城牆,主力的八千兵馬依舊是正常的衣甲,藤甲軍在攻破城門之後,就會退出戰場。
漢軍的鎧甲雖然不說如藤甲這般刀槍不入,但防禦力卻是驚人的,一般沒個三五刀也砍不破,實用性上並不比藤甲差,更重要的是,沒有藤甲這麼明顯的缺點,可以用作奇襲,但彆真的把它當寶,這是當初劉毅對藤甲的評價,這點上,無論諸葛亮還是魏延,都是認同的。
廝殺還在繼續,漢軍在入城之後並不急著殺敵,而是一步步的開始占領一些要地,將魏軍驅趕出城,以最小的代價占據長安,畢竟接下來,可能還要防守!
至於會不會增添了曹真那邊的兵力,那就不必擔憂了,長安一失,曹真該考慮的就是如何撤退而非怎麼破敵了,這次帶藤甲兵過來最重要的也不是奇襲長安,而是為了斷掉魏軍的歸路。
這關中的魏軍,按照一開始定下的策略,是都要留下來的,當然不是都要殺掉,而是填充關中人口。
關中這些年在曹魏的治理下有些緩和,民生也有了些許好轉,但當年董卓之後,長達十幾年的戰亂所留下來的傷瘡並不是這區區幾年能夠恢複的,建設永遠趕不上破壞快。
夏侯此刻的想法已經從之前期待漢軍來攻好讓自己證明自己能力的想法變成了遠離漢軍,如同沒頭蒼蠅一般,被魏延驅趕著,按照魏延的想法,一步步往西城方向趕去。
這個消息,自然要儘快讓曹真知道,後路被斷,進退失據,加上本身就不如漢軍,接下來,曹真似乎除了逃也不可能有其他想法了。
在漢軍的驅趕下,夏侯完全沒有自主的被趕到西門那邊,那裡還沒有失守,也是魏延給他留下的生路,事實上,以夏侯的表現來看,魏延若真想將這長安的守軍趕儘殺絕,並不會花費太多的代價。
不過眼下嗎,曹真那邊的兵是越多越好,這樣他們的軍糧消耗的也會更快,接下來,就看那曹真怎麼退了。
長安的攻陷,要比魏延想象中的更加順利,到得天明時分,城中的戰事基本已經結束。
“恭喜將軍,長安一下,魏軍敗局已定!”隨行的鄧艾安排完城中的後續工作之後,來到魏延身前,微笑道。
立下大功,魏延心中暢快,看向鄧艾笑道:“我有一功,欲贈予士載,卻不知士載是否願意拿了這一功?”
“哦?”鄧艾看向魏延,微笑道:“將軍有令,艾豈敢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