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孫權稱帝(2 / 2)

諸葛亮輕輕點頭,聯吳抗曹,這是諸葛亮當初出仕時為劉備出的策略,當初隆中對所言,如今已經基本實現,拿到了荊州、蜀中全境,又趁著曹丕死時,攻下了關中、洛陽,當初隆中對的策略如今已經基本實現,接下來就是三國鼎立,當初的策略,放到如今其實已經沒了多少意義,滅掉曹魏之後,肯定要平江東的,孫權肯定也知道這一點,所以聯吳抗曹肯定是有利的,但如今想要做到這點,很難,孫權那裡,肯定也有自己的一套策略來製衡兩家的發展。

此時稱帝,卻並不與大漢反目,甚至派來使者,或許是要試探一下大漢的反應,但也有可能是跟曹魏達成了什麼協議。

若是後者,那問題可就大了,但糟糕的是,諸葛亮自己推算一遍之後,覺得後者的可能性更大,如今召集一眾大臣過來,也是想要聽聽他們的想法和意見。

目光落在龐統和劉毅身上,諸葛亮詢問道:“士元,伯淵,不知二位有何看法?”

龐統摸索著下巴道:“眼下確實不易與江東交惡,但對方突然加大兵械購買……不說他們用不用的了這許多,東吳的財力能夠支撐?”

“士元是說……”

“我擔心,這一批恐怕是給曹魏買的。”龐統閉目思索道:“如今先帝駕崩,曹魏與江東聯手來攻也並不奇怪,當然,也不好先與他交惡,可派人去往江東祝賀,但兵械之事,可以我軍最近與羌胡作戰,軍中儲備不足為由暫緩交易,緩一緩,這真相如何,自己便會浮出水麵來。”

現在東吳已經有可能暗中想著對付大漢的情況下,彆說出手翻倍的資源了,照舊都不行,那是資敵,可能還是資兩個。

這樣的做法,多少會對大漢有一定影響,大漢這些年來發展的資金,一部分是大漢內部資金流動以及所產生的財富,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通過與東吳的兵器貿易得來的,如今一下子斷掉這條買賣,東吳固然得不到先進的兵器,但大漢這邊,也同樣會失去很大一筆發展資金。

劉毅現在也有些理解那些兩國開戰,但還是願意冒著風險與外人做生意的人的心態了,旁人或許不太清楚,但作為天工坊、少府的實際掌控者,這一年的損失,折合成錢幣的話,那就是兩三個億!

如今的軍事貿易,都掌握在劉毅一人手中,如果這個權利分散出去的話,那龐統這條提議,恐怕會遭到很多人的不滿和反對。

想了想,劉毅笑道:“除此之外,與江東的商貿往來,也可適當減少一些。”

“這卻是為何?”董和皺眉道。

“如今我朝與東吳的貿易狀態是這樣的,我朝以低價從東吳購得一些如蠶絲、銅鐵、鹽巴之類的原料,然後到我朝來加工成為兵器或是布匹、衣物乃至各種精美的成品再以高價賣回去,看起來,是東吳吃虧,但實際上,東吳的粗鹽在我朝這邊可以做成精鹽,但他們自己做不了,他們的蠶絲到我朝可以做成精美耐穿的衣物,甚至還有一定防禦力,但東吳自己做不了,而原材料之上,我朝自己也有生產,足夠自給自足,所以,東吳更依賴我朝,他們沒了與我朝的交易,經濟、生活水平乃至兵工,會倒退十年,而我軍沒了東吳,可以找羌族、匈奴人、西域做交易,甚至賺取的利益更大。”

“此前我就一直在想,我朝不能將所有的原材料寄托在東吳身上,如今關中、西涼已下,絲綢之路已握在我朝手中,這條路若經營得好,足矣讓我朝有更高的收益,孫權如今稱帝,固然有我朝因先帝駕崩動亂的原因,但我想,同樣也有孫權沒能認清事實的原因在其中,有必要讓他清醒一下。”

劉毅此前已經開始籌謀打通西涼與西域的路,甚至建造一跳木軌加快雙方的貿易,而不必將目光僅僅局限在國內,既然孫權不明白自身的地位,跟他們玩兒這等小動作,那該恭喜還是要恭喜,該套交情還是要套交情,但同樣也該讓對方認識認識自身的分量,曹魏和大漢之間的交鋒,他不該插手進來,三分天下的局麵肯定得打破,否則一統會更難,江東之地,眼下顯然不及中原更有誘惑,但也不能讓他們老來搗亂。

“妙!”龐統撫掌笑道,震懾江東,這樣的辦法是最佳的,畢竟雙方如今還有個盟友的名義在那裡放著,大漢如今強盛了,自然也更注重臉皮,孫權不主動撕毀盟約,他們不可能主動做這個小人。

“好,如此便依諸位之際,明日朝堂之上,向陛下諫言,除此之外還有一事!”諸葛亮拿出一份竹箋交給眾人穿越,神色也有些陰沉道:“近日收到情報,魏將徐晃在河內、濮陽一帶集結重兵,此事卻需與諸位商議一番。”

徐晃,大概是曹魏如今僅存的知名大將了,徐晃一動,這是否代表著曹魏準備趁著劉備剛死,大漢內部出現動蕩的空來揮兵攻打大漢?

“洛陽有五萬大軍留守,占據各處險要,魏軍欲攻入也不易。”龐統思索道:“但曹魏若有動靜,恐怕並不止此一支人馬,我建議,敵不動,我不動,但隨時做好馳援各方準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