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化有時候並不需要武力去征服。
中原打的再激烈,但也沒見誰排斥誰,說你是彆國的,因為大家生活習慣、思維習慣都一樣,如果匈奴人的生活習慣和思維習慣都跟漢人一樣了,那也就不存在什麼胡漢之分了。
想要做到這一步,就必須先投入,然後再吸引,其實這種事,以前也有人做過,隻是封建時代,這樣的事情很難一直持續下去,一個是資金問題,朝廷未必會一直支持,畢竟這其中所需要的初期投入太多了。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社會形態的不同,大漢是農耕社會,而草原各部卻是遊牧社會,不像大漢這樣好管理,要將兩族融合,就得讓兩種社會形態融合,否則就算今日把匈奴、鮮卑、烏桓都滅了,以後同樣還會出現其他的遊牧民族代替,所以以殺止殺是不可取的,尋求一個能夠讓兩者共存的社會結構,或者改變一下如今草原上的社會形態,讓他們可以穩定下來,這才是關鍵。
當然,在達到目的之前,拳頭必須得硬,因為你首先得讓他們願意跟你講道理,而讓敵人願意跟你講道理的方法,最直接有效的,就是拳頭,所以劉毅帶來了兩萬蘭池新軍以及大量的天工坊精英級彆的匠師。
蔣琬聞言也隻能點頭,劉毅在西涼的權勢極大,甚至包括在令居與羌人作戰的趙雲,同樣要受劉毅節製,他作為劉毅的彆駕,隻要把存在的問題提出來,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其他的不必多管。
糜竺苦笑道:“說來簡單,做起來可不易,這匈奴人有時候可不是太願意講理的。”
你跟人家說什麼長遠之事,人家未必願意聽,直接動手搶,在人家的地盤上,你能怎的?
“所以方才請子仲兄前來相助。”劉毅笑道。
他請糜竺前來,就是為了這交易上的事情,最好能在秋天之前,讓匈奴人無力再來侵犯,這河套之地可是塊好地方,後世可是有塞上江南之稱,拿來做匈奴人的牧場自然是可以的,但有些太浪費了,大家還是一起開采,和和美美多好,打打殺殺的,完全沒必要啊,自己的很多研究還指望在這兒呢,拿時間來打仗,不如大家一起搞工業,你好我好大家好,最後還能成了一家人,多好。
有了在雲南六年時間進行民族同化的經驗,劉毅對於這次在西涼搞同化還是有些信心和經驗的,再加上建築的輔助,或許十幾年後,這河套之地就沒什麼匈奴人和漢人之分了,當然,前提是得獲得朝廷的支持。
實際上,曆史上也有很多胡人歸化的成功案例,南匈奴不能完全算,但這些年來,南匈奴在很多習慣上,已經在向漢人靠攏了,隻是中原自光武中興以來,對南匈奴的策略和態度一直在變,以至於南匈奴至今未完全歸化,但相比於鮮卑、匈奴來說,耕作已經占了一定比例的南匈奴,在生活習性等問題上,跟漢人更接近,也是歸化最容易的。
“早知如此,還是該待在長安比較舒坦。”糜竺搖頭笑道。
“彆這麼說,這河套之地物產豐盈,很多都是中原找不到的,說不定能弄出些新物什來,有好東西,第一個受用的可是你。”劉毅對糜竺笑道。
“哦?”糜竺聞言饒有興致道:“伯淵有新想法?”
糜家如今在大漢朝雖然低調,但財富的話,說是富可敵國都不為過,這也是糜家能有如今地位的重要原因,否則以大漢如今的製度,僅憑糜太後可不夠讓糜家如今有如此低位。
“隻是想法,但能否成功,還需看子仲兄是否幫忙了。”劉毅也不直言,他的想法多了去了,但苦於條件,很多都是眼下無法完成的,如果可以,還是先把土炕弄出來吧,這西北的冬天活下去可不容易,這也是西涼地廣人稀的原因,現在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匈奴這邊的事情,必須儘快落實了。
“好,朝廷那邊批複還需要一段時間,我先以少量的鹽還有陳舊的布匹來跟他們交易,算是支持伯淵如何?”糜竺笑道。
“自是最好。”劉毅也不客氣,不止是因為雙方的交情,最重要的是這其中糜家得利不少,如今開頭的時候不幫忙,等一切都妥當了,還要他何用?成年人之間的關係,可不隻是交情就能維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