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夕陽西下,一望無際的田壟間籠罩著金色的寂靜,遠處的山巒披上了晚霞的彩衣,天邊猶如牛乳般的雲彩也如同被點燃了一般。
遠處的農莊,耕田歸來的農夫三三兩兩的往回走,巨大的風車在夜風下徐徐轉動,更遠些的地方,少量的牛羊群從遠方走來,被趕回了牛羊圈。
其實不用趕,那些牛羊圈似乎有著某種莫名的牽引力一般,被趕回的牛羊會自發的回到各自的圈中。
炊煙嫋嫋升起,農莊裡不時響起雞鳴狗吠之聲,遠遠看去,人的心情似乎也變得寧靜下來。
對於自己建造的第一座農莊,劉毅還是相當滿意的。
綜合性農莊:安居樂業+56,路不拾遺+57,民心向善+54,六畜興旺+57,五穀豐登+52,民風尚武+56,吃苦耐勞+58,幸福感+55
作為劉毅設計建造的第一座農牧結合的農莊,在這座農莊的建造上,劉毅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從設計到各種圖騰的融合,因為這座農莊主要是從匈奴那邊購買過來的奴隸組成,成分十分複雜,有漢人、鮮卑人、色目人乃至匈奴人,信仰各自不同,所以在設計這座農莊的時候,對各種圖騰的組合上,劉毅可費了不少心思,甚至編了許多神話,形成一個以龍為核心的故事。
不但整體屬性十分不錯,細化到各個建築之上,比如豬牛羊圈多有歸巢屬性,那些牲口會對這裡生出依賴感,放牧起來會很容易,不用擔心走失,澆灌田地的水渠、糞池都有強化和改善土地的屬性,能讓土地更好地吸納水和糞肥之中的肥力,農莊中的屋舍大都有恢複精力和體力的屬性。
如今隻有三百餘人在其中生存,這些屬性在潛移默化中發生的效果起到的作用目前來說還是很顯著的,劉毅還在其中設了學堂,在廉縣挑選了幾名小吏教導人識字,更多的,他們也教不了,不過有這些就夠了。
按照劉毅的預計,這座農莊能夠容納的人口在千左右,但填充的話,劉毅隻準備湊夠五百就可以了,剩下的會往其他農莊裡分配。
從廉縣到靈州,劉毅規劃出三十幾座農莊,為了避免過度墾伐和放牧,開墾出來的田地都是分片的,無論種地還是放牧,都是僅著一片來,每年更換一次,中間以樹木隔開。
有了這第一座農莊之後,其他的農莊就比較容易了,設計圖已經有了,隻要人手足夠,選定地方開工就可以了,農莊的建設跟城池或是城寨相差可是很大的,至少排水係統上,劉毅沒有專門去設置管道,隻是以溝渠替代,如此從二月到四月,劉毅一直在廉縣這邊構築防線,建立防禦性的建築,後方的農莊卻是興建起了不少。
農牧結合,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的,但就如這農莊一般,何處農耕何處放牧,還有最大上限能夠容納多少牲畜,地要多久才能更換修養,這些都必須有十分嚴格的標準。
蓄養的牲畜一但超過上限,那這篇劃定的區域就難以承受了,一座農莊能夠蓄養的也就數百頭,今年的農田尚未收獲,那些農副產品究竟能否作為飼料蓄養牲畜,眼下還不知道,但眼下開出的這片地方雖然夠大,但要想讓人定住的話,能夠蓄養的牲畜在三百到五百之間。
如果耕田的農副產品可以用來喂養的話,這個數量可以往上提一提,但肯定有限,所以這種農牧結合不適合大量人集中,必須將人分開,這還是建築帶有屬性幫了大忙,若是沒有這個……更難。
而一直以來,大漢雖然有過類似的想法,但大多數都半道夭折了,這其中要消耗的財力和物力且不算,還有人心能否迅速收攏就是個大問題,這可不都是漢人,想要在人心層麵上迅速起到作用,這可不是一年半載能做到的,劉毅現在能在試驗地做到這一點,那是因為他身上帶著個匠神係統,加速了這個過程。
不管怎樣,對於自己來說,這點是可行的,可以繼續擴大規模,一步步將農莊建到河套之地。
“司空,您找我?”馬岱、糜威來到劉毅身邊,躬身一禮後,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