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朝堂(2 / 2)

接下來幾天裡,劉毅都在安排自己走後各方的事情,北至九原的軌道,橫向還要有條從令居到定襄的軌道,除此之外,還有往隴西的軌道,如今隨著各處亂局被平定,已經開始動工,剩下的錢,也不夠再做太多事情,索性全部拿來鋪設軌道。

三月初八,忙完了所有事情的劉毅,在交代少府負責沿途監督之後,便帶著妻女以及鄧艾一家和魏越一家上路,往長安而去。

……

相比於劉毅這邊的太平,朝廷這邊最近忙的可是不可開交。

劉毅下匈奴、定襄,設了雲州,朝廷派去了一批官員負責雲州各地運作,這對於眼下的大漢朝廷來說壓力不算太大,畢竟那邊人少,需要的管理人才也不多,但這次攻下豫章、廬江、廬陵三郡,需要的事情就多了。

水軍重建,防線的重新布置,各郡太守、縣令乃至縣丞、縣尉都需要派,這個問題其實也不大,朝廷人才依舊夠,真正的問題是派誰去?

江東可不比河套,孫權在江東發展這些年,無論是人口還是財富,那都不是河套能比的,至少在很多人看來是如此,三郡太守還有縣令乃至各地駐軍,那都算是肥缺。

這些官爵雖然不少,但爭的人更多,大漢發展至今,世家力量也逐步成型,自然也對眼下大漢世家的待遇開始生出不滿,尤其是書院的出現,劫奪了一大批原本隻屬於世家的資源,以前是舉薦,現在漸漸有競爭上崗的趨勢,這也讓很多人開始焦急,甚至有人提出效仿曹魏立九品官人法,當然,可以做出一些改變和妥協。

最近朝中為了這事,吵得不可開交,有人覺得眼下的製度是大漢如今能夠追上並趕超魏朝的強國之道,也有人覺得如今的製度有違背古治之嫌。

朝堂上,隱隱分為兩派,每日引經據典的吵,加上新得三郡之地的補缺,還有書院的問題,完全可以用其他犒賞方式,而不必許諾子女入學雲雲……

朝堂之上,劉禪麵帶笑容,偶爾答上兩句,這種場合,他不方便公開支持一方,諸葛亮有些頭疼,劉毅費儘千辛萬苦,儘量在溫和的手段打開的一扇新門,現在有人想要關閉,鬨心事肯定的,但如今滿朝文武許多都開始針對這些進行抨擊,也代表著,大漢的世家力量開始飽和,開始不滿足於現狀,準備爭權了。

天下尚未一統,就有人開始想要推翻之前定下的製度,這製度一出,恐怕先不滿的就是大漢朝數十萬將士,原本緊緊貼在皇權這邊的軍隊,恐怕會分崩離析,到時候,大漢雖然還在,卻也不過是走上了前朝的老路而已。

這扇門,不能關。

諸葛亮將目光看向劉禪,劉禪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如今劉禪不說話,諸葛亮也隻能先站著,等到退朝後,再去與劉禪詳談此事。

“好了!”看了看天色,劉禪有些乏了,伸了個懶腰,看著滿堂文武道:“諸位臣公也歇歇吧。”

群臣這才停下了爭吵,重新將目光彙聚向劉禪。

“豫章三郡官吏名額,已經定下。”劉禪看著滿朝文武道:“名單之前已經讓諸位過目過,諸公可能對朕有所誤解,朕隻是通知諸公,名單已定,除非這些人大節有虧,否則不會有任何變動,朕不明白諸公如今為何爭吵?”

“這……”李嚴愕然的看向劉禪:“陛下,此乃國家大事,怎可……”

“哦?愛卿是覺得朕沒有決斷的資格或是沒有識人智慧?”劉禪微笑著看向李嚴。

“臣不敢。”李嚴連忙躬身,心中突然發沉,之前很少主動表態,一直表現得比較謙和的劉禪,如今突然強勢起來,讓李嚴感覺有些不對。

“司空定河套,大將軍敗江東,為的是大漢,而非諸位的利益,如今大將軍與司空即將還朝,朕覺得如今諸公應該議論的是如何強國富民,而非爭權奪利,諸公以為然否?”劉禪笑眯眯的看著李嚴道。

“是,臣等僭越,陛下恕罪。”李嚴連忙躬身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