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長安將成(2 / 2)

至於另外一條,就是航海業了,但眼下還沒有成型的航海術,這是一條有潛力,但卻需要經驗積累的路,劉毅眼下也隻能提出個觀念來,就算能夠造出海船,也不等於能稱霸海洋,人類對大駭的探知,目前來說還處於一個莽荒時代,這東西,劉毅幫不了忙,隻能鼓勵人們去航海,開辟航道,但什麼時候能夠真的發展起來,劉毅就不知道了,若天下一統的時候他還有精力的話,會去研究這個。

但眼下來說,劉毅考慮的是大漢將士的狼性和侵略性,既然技術已經達到這個地步,對外擴張是肯定的,至少要讓人知道大漢之外的地方還很大,彆老糾結在內鬥上,也算一種緩衝內部矛盾的途徑。

“喏!”諸葛喬點了點頭,坐回自己的座位上開始為劉毅書寫奏書。

“叔父。”一邊的鄧艾抬頭看向劉毅道:“按照長安這邊的地況來算,在河套的農莊計劃不太適合。”

“哦?”劉毅看向鄧艾,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一者,兩地土地不同,這邊更加肥沃,更適合更重,拿來當牧場有些浪費,當然,也不是完全不能養,但這個量得把控,每年更低所得拋去食物之後,可以將剩下的送往邊地喂養牲口,如此一來,也能提高邊地的牲口數量。”

“其次,眼下我大漢每年人口出生的數量比之當年幾乎翻了一倍,這般增長下去,要考慮糧食供應,如今我大漢境內,真正的產糧地也隻有幾處,關中、荊州、成.都平原,如今還能自給自足,但若是下一步將並州也納入大漢疆域,而且羌胡歸化之後,這幾處地方就要承擔包括巴郡、南中大片地域以及並州、西涼的糧食,除非能將冀州也一並拿下,否則隨著我朝人口增加,十年之後怕是就要麵臨糧食問題了。”

鄧艾這些年除了打仗之外,更多的就是研究屯田,預估未來在糧食方麵如何做才能達到最好效果。

大漢這些年除了興工之外,在華佗的帶領下開始有大量的醫匠去往民間,醫療水平的提升,尤其是華佗研究出來的麻沸散問世,相應的就是生育力的提升,不是說出生率,而是新生嬰兒的存活率。

這個東西提升上來,大漢的人口數量這些年增長速度有些驚人,在去年的戶籍清算中,當年人口不足四十萬的荊南,二十年過後,人口已近兩百萬,整個荊州人口加起來,作為這新漢的發源地,也是地理條件最好的地方,哪怕隨著大漢的治所遷至成.都,後來到漢中,現在又到了長安,荊州這些年來的發展也依舊是最強的。

劉毅雖然這幾年一直在蜀中,但他主要精力是在雲南,那邊人煙稀少,哪怕這兩年開始發展起來,基數太少的情況下,暫時還看不出什麼。

蜀地包括南中在內,如今總人口也就接近五百萬,這麼算下來,荊州眼下依舊是大漢最強的州郡,主要人口輸出。

如果大漢不繼續擴張,而是埋頭發展河洛、關中之地,未來十年之內,荊州都得算大漢的人口大州。

當然,如今兩都重建之後,會遷徙一部分來充實關中、西涼,之前劉毅為了發展河套,可是遷徙了不少人口北上,關中如今人口也不多。

人口來算大漢人口如今不到一千五百萬,比之曹魏也不遑多讓了,曹魏的具體數據不太清楚,但就算有差距也不會太大,但十年之後,這個情況可就得徹底扭轉了,若再有二十年,不說技術上的問題,單是人口上,大漢就能反過來淩駕於曹魏之上,所以未來糧食也會是一個很困擾人的大問題。

這麼算起來,的確不好將關中八百裡沃土拿來放牧,河套之地以放牧為主,耕作隻能算輔助,但放到關中來,這關係就得倒轉過來了。

“就依你說的辦吧,不過放牧不行,可以蓄養一些家禽之類的,就像荊州時那樣,雞鴨豬,這些無需放牧,可以做大興養殖場。”劉毅摸索著下巴道:“這方麵,你來規劃,完成之後,也不必問我,直接送去朝廷,眼下二都即將完工,這關中以及河洛之地未來的規劃都得做好,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

“喏!”鄧艾點點頭。

軌道車的速度漸漸放緩,也代表著長安即將抵達,劉毅走出車廂,看著遠處在視線中逐漸清晰起來的長安城輪廓,巍峨雄渾的城牆帶著一股難言的壓迫感,劉毅心中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這座在自己手中完成的都城究竟會是怎樣的氣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