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萬邦來朝(2 / 2)

這些年,對於大漢的軍製大家有所了解,雖然都是征兵製,但福利不一樣,將士可憑功勳讓子弟讀書,此外解甲歸田還會分一些田地給租種,戰死也有撫須,也使得大漢境內參軍踴躍,人人爭先,戰場上的漢軍更是不要命的砍人,頗有效仿先秦之意,卻又並不完全相同。

這樣的征兵製,再加上漢軍裝備上的優勢,也使得大漢軍隊戰鬥力在這幾年不斷提升。

也是因為大漢越來越強,魏國和吳國這幾年都在謀求改變和突破,不過大漢這樣做,有著其底氣,才雄勢大,有個劉毅在背後不斷推動大漢經濟不斷富足,朝中又有諸葛亮等人在不斷完善法度,這一點上,無論是魏朝還是東吳,都沒辦法效仿。

就算明明白白的給了你方法,你也效仿不了,哪怕所有人都能看出大漢如今愈發強勢的原因也不行,你想效仿大漢,先把那些世家大族給乾翻,但你要真這麼做了,大漢根本不會給你喘息的餘地,所以明知這樣下去差距隻會越來越大,卻也隻能在這中間不斷尋求平衡,雖然也在變強,但速度卻趕不上大漢。

“當然,分衙之如今也隻在長安、洛陽試行,如今軍中淘汰的兵也不多,而且這些衙衛也是要接受訓練的,破獲大案或是捕獲盜賊也有功勞可拿,同樣有子弟入學之權,不過待遇上不如軍中將士。”趙廣笑道:“若是將來天下太平了,或許會削減軍隊,到時候軍中下來的將士就會被分配到各地當衙衛,到時候還會進行具體製定。”

顧譚和諸葛恪沒有接話,心中有些發沉。

當東吳還在勵精圖治,想著怎麼強兵,如何從百姓手中壓榨利益的時候,大漢如今已經開始謀劃著為百姓考慮的事情了,從發展角度來說,大漢無疑已經超越領先了曹魏和東吳很多很多。

也從側麵證明了大漢的國力強盛,無論是顧譚還是諸葛恪,心中都有些發沉,此番他們來,是向朝廷報備,東吳在海外發現一座島嶼,被孫權命名為夷州,不過孫權自廢帝位,目前是吳王,還沒有資格做這個決定,這要弄不好,大漢完全有理由跟孫權開戰,所以這次兩人來此,一是希望大漢能夠認可夷州屬於東吳,二也是希望大漢能夠提供一些財力或是物資上的幫助,畢竟前些年東吳戰敗賠款,讓東吳一直緩不過氣來,早幾年甚至倒退到以物易物,直到最近兩年,方才開始緩和。

孫權是將夷州當做自己的後路,所以希望能夠好好經營一番,將來若是真的事不可為,他會帶領孫家渡海去往夷州。

如今看到長安的情景,再加上一路所來所見,他們心中突然生出一股動搖,或許吳王選擇這條後路是對的。

四海閣其實就是驛館換了個名字,不過作為長安的驛館,自然跟彆處不同,三丈有餘的白玉石柱,有些異於大漢,卻又暗合大漢文化的建築風格,寬敞大氣的正殿中,到處能夠看到高鼻深目的異族人。

“這些都是西域各國的使臣,那個是安息國的使者,跟他走在一起的是貴霜國的女丞相,還有一些小國,那邊那個大胡子是大秦國的盧瑟將軍,帶著他們的王子前來大漢尋求庇護,那個十一歲的小王子被他的兄長毒瞎了雙眼,帶著八百殘部輾轉逃來,聽說那盧瑟還是什麼大秦劍神,劍術頗為厲害,敗了長安十幾位劍手,而且他們的戰法也頗有特色,如今那盧瑟已經答應入我長安為將,負責幫忙訓練新軍,融合兩家之長,如今正在學習我們這邊的話,他們說的我們聽不懂。”

諸葛恪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西域人他也見過,不過長成這樣的還是第一次見:“劍神?很厲害麼?”

“少有敵手,不過上個月被我父親回朝時看見,擊敗了,能與我父激鬥百合,放眼中原,恐怕也無多少人是其對手了。”趙廣點頭笑道,說到自家父親的時候,明顯帶著幾分驕傲。

趙雲如今已經是西涼都督,總督西涼軍隊,論官職的話,跟當初的關羽、張飛沒得比,但論武藝可不下二人,能跟趙雲鬥上百合,這樣的人的確是一員悍將。

“嗨,廣!”盧瑟看到趙廣,親切的上前跟趙廣打了一聲招呼。

“盧瑟將軍,有幾日未見了,王子身體可有好轉?”趙廣微微頷首道。

“好多了,大漢的醫匠真的非常厲害,王子的眼睛已經能夠看到一些模糊的東西,請您一定代我多謝陛下。”盧瑟點點頭,微笑道。

“我大漢最是敬重忠義之士,王子的遭遇,我大漢十分同情。”趙廣微笑著點點頭。

又寒暄了幾句之後,盧瑟告辭離開,趙廣則帶著諸葛恪和顧譚去了分給他們的院落道:“這幾日就在這裡住吧,每日晚上這邊也都有宴會的,若兩位有心思的話,可以去參加,這些西域人都挺熱情的,還有很多西域送來的美食,中原吃不到的。”

“多謝。”顧譚和諸葛恪對著趙廣躬身一禮,送趙廣離開之後,兩人才齊齊歎了口氣,這趟長安之行,著實讓人有些鬨心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