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劉禪不可能臨陣換帥。
“無罪。”劉禪搖頭笑道:“人之常情,不過也請主公記住,乾坤有序,陰陽有律,朝廷要做的,是引導萬民,而非被萬民所引導,若是如此,豈非乾坤顛倒,陰陽錯亂?”
“陛下英明!”群臣拜道。
李嚴咬了咬牙,最終有些無奈的歎了口氣,劉毅、諸葛亮、龐統,這三座大山,他一直以為劉毅是最好動的那一座,如今看來,劉毅貌似是最不容易動的那一座,此三人一日還在。
按照原本的計劃,這次若能順利讓劉禪心生猜忌的話,自己是最有希望換掉劉毅的人,畢竟諸葛亮雖有謀略,但並無獨自領兵的經驗,而三公之中另外兩人,黃權和劉巴都不算太厲害的帥才,至少李嚴從未將這二人放在眼裡過。
將劉毅拉下來,換自己為帥,若能擊敗司馬懿的話,自己聲威將不下於三公,現在看來,拉下劉毅來怕是不太容易,最主要的是,劉禪對劉毅的信任太強了,劉禪沒有這個念頭,做再多也沒用,幸好沒有暴露自己。
“若是無其他事,諸公便退朝吧。”劉禪也不在意,起身笑道。
“臣等告退。”群臣在諸葛亮的帶領下,向劉禪拜過之後,依次告退。
諸葛亮回到家中時,卻正看到自己的夫人和兒媳正在等著自己,見到諸葛亮回來,恭恭敬敬的道了一聲:“父親。”
“明兒是來問伯淵之事吧?”看著劉明,諸葛亮笑道。
“明兒是怕父親早朝太累,特來拜見父親。”劉誠乖巧的幫諸葛亮接過了衣裳。
“你呀,我是看著你長大的,你這心思,能瞞過彆人,可瞞不過我?若你不問,那就這樣了。”諸葛亮嘴角抽了抽,搖頭笑道。
“娘~”劉明沒辦法,拉了拉黃月英的衣袖嬌聲道。
“看夫君麵色,想來是無事了。”黃月英卻是笑著為諸葛亮倒上一盞茶道。
“要說無事,其實也未必。”諸葛亮搖了搖頭,最近關於劉毅擁兵自重的流言鬨得滿城風雨,劉明急的都瘦了一圈兒:“不過此事我不好多言。”
“當今陛下頗有英武之氣,當不會被流言所動吧?”黃月英疑惑道。
劉禪繼位以來雖然表現算不上多亮眼,但卻將朝廷治理的井井有條,用人方麵都不錯。
“自然不會。”諸葛亮點點頭,劉禪在這方麵做得極為出色,當然,背後肯定少不了聽正監的分析。
“總之,伯淵無礙,陛下對伯淵頗為信任。”想了想,諸葛亮終究沒有把自己的心裡話全說出來。
劉禪在朝堂上對劉毅是極儘推崇,這有一部分是真心,但卻絕不是全部,劉禪這是在捧劉毅,把劉毅捧得高高的,但也因此,等於是把劉毅放在所有人的目光低下,用道德來托住劉毅,一旦劉毅做出什麼有損朝廷的事情,便會被立刻人心大失,成為所有人所針對的,這等於是拿所有人來看住劉毅,不得不說,這一招很高明,而且對劉毅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實際損失,以諸葛亮跟劉毅三十多年的交情,對劉毅的了解,劉毅的權力欲望很低,一般不會有這樣的念頭。
既然如此,又何必把這種事說出來?看破不說破,君臣之間,能到這一步,已經算是最好的結果了。
還真指望君王無條件信任呐?
“不過此事,雖然可能是司馬懿之謀,但朝中若無人響應,也不至於一夜之間謠言遍地。”說到這裡,諸葛亮拿起手中的羽扇:“伯淵與士元在前線殺敵,亮雖不才,便幫伯淵穩定一下後方吧。”
“夫君?”黃月英看著諸葛亮,娥眉微蹙道。
“也是為我大漢。”諸葛亮點了點頭道:“天下一統之日不遠,有些看不清大勢之人,也是時候清掃出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