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城中無人了!”次日天明時,李嚴再次揮兵來攻,延津城卻沒有絲毫反抗便被拿下了,這讓李嚴有些意外,整個延津城,竟在一夜之間走了個乾乾淨淨。
“要追麼?”魏延策馬來到李嚴身邊,詢問道。
“不用。”李嚴看了看空蕩蕩的城池,搖頭道:“走的如此乾淨,必是早有準備,我等若是追擊,恐會遇伏,派斥候監察魏軍動向,另外派人去往朝歌、燕縣查探,主力退走,卻不知這偏師是否還在!”
雖然看不起劉毅,但能讓劉毅這般小心謹慎的情況下還吃過些虧的人物,李嚴可不敢大意,本能的選擇了穩紮穩打的方式。
“喏!”魏延點點頭,他的看法跟李嚴差不多,就觀念來講,其實魏延和李嚴在軍事上的觀念是相合的。
下午的時候,前方的探馬已經回來,對著李嚴彙報道:“將軍,燕縣賊人已空,朝歌還在堅守,魏軍退往黎陽方向,在白馬津附近開始構築防線!”
“白馬津?”李嚴回到帳中,看著沙盤上的模型,找到黎陽方向,眉頭皺起來。
“這一帶水道縱橫,雖地勢平坦,卻不好攻。”鄧艾看著地形皺眉道。
“不好攻,也要攻。”李嚴冷笑道,這一仗大方向就是攻破鄴城,生擒或是避走魏朝朝廷,以獲得大勢,這次他算看出來了,天子對於一統天下其實並不像表麵看起來那般平淡,他有著足夠的野心,為了這個野心,他能夠杜絕一切讒言,與其在朝中搞陰謀詭計,不如上戰場上證明自己真的比劉毅強,這裡,才是他真正能把劉毅鎮壓下去的地方。
李嚴很聰明,所以他很明白對於一個有野心的帝王來說,什麼才是他最需要的,劉毅為什麼明明根基不厚,卻能得兩朝帝王信任和重用?
能開疆拓土,而且不貪慕權勢,還始終站在皇室或者說天下的角度去做事,李嚴覺得自己也能做到,甚至比劉毅做的更好,可笑劉毅竟然將這麼好的機會讓給自己!
攻滅魏朝,就是最好的機會,而且李嚴也有了自己的計劃,龐統那一路,雖然人手差不多,但隻是個偏師,隻要這邊贏了,中原的戰場勝負就變得無足輕重了,畢竟朝廷都沒了,還打個屁啊。
而這邊最關鍵的,就是司馬懿這一路兵馬,隻要擊敗司馬懿,整個曹魏朝廷將再無任何屏障,到時候,彆說曹爽還被龐統牽製著,就算沒有這個顧慮,曹爽也很難短時間內回援。
擊敗司馬懿,貌似並不太難。
雖說李嚴心中謹慎,但延津之戰來看,司馬懿也並沒有展現出什麼過人的謀略來,或者說,大漢的兵器、鎧甲已經很難用謀略來彌補回來。
眼看著天氣越來越冷,李嚴在確定司馬懿並未有任何伏兵留下來之後,便揮師北進,直指白馬津,當年關羽就是在白馬斬了文醜,如今,他李嚴便要在白馬擊敗司馬懿,成為千古佳話!
……
“太尉!”郭淮來到司馬懿身邊,躬身道:“李嚴揮兵再進,是否伏擊?”
“不必!”司馬懿搖了搖頭:“隻要守上十日便可讓出白馬津,權利防禦黎陽,在黎陽這裡,再牽製他們三日,我等便退往內黃!”
“我軍兵馬數量遠勝敵軍,為何不設伏?”郭淮有些不解道。
“硬戰的話,怕是折損頗大,我等還要馳援中原,這裡若折損太多,如何還能支援中原?”司馬懿反問道。
漢軍之精銳,這一仗,司馬懿是有了切身的感受了。
“喏!”郭淮聞言,苦笑一聲,隻希望,不要像上次一樣,準備了八年的計策,結果反而被對方利用,一舉將自己給滅了。
“放心,李嚴並非劉毅,馬均暗中去觀察過,那等機關,普天之下,恐怕也隻有那劉毅能做出來。”司馬懿似乎看穿了郭淮的心思,微笑著解釋一聲道。
郭淮點點頭,準備告辭離開,卻被司馬懿叫住。
“等等,伏擊一番也好,免得讓那李嚴生疑。”司馬懿看向郭淮道:“給你八千人前去伏擊,至於能打到何種程度,由你來定,但伯濟務必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