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1 / 2)

重回80之大時代 小魚叉 5210 字 10個月前

第一百五十六章

“這一份是項目的報批資料。高校每一項研究項目的立項都要經過嚴格審批, 各位可以看到華清大學第九生物研究實驗室的項目第一次遞交審核時間是1985年6月13日, 這份報批資料上有華清大學生物係、華清大學方以及華國科研管理部門的印章及相關負責人簽字。”

律師將報批資料呈給法官和陪審員。

原告律師嗤笑一聲, “華清和華國教育部門的章,華清是本案被告, 至於華國教育部門……法官,我認為華國教育部門與華清方有從屬關係,他們的簽字蓋章不足以當做證據。”奧尼的律師大聲駁斥道。

沒等法官開口, 托比亞律師也就是李錚的律師猛地站了起來,“我抗議,這是我方陳述時間。”

“請原告方注意。”

原告律師訕訕地坐了下去,但是托比亞注意到他呈上去的報批資料, 法官隻是略微翻了翻就放下了, 顯然原告律師的話還是對他產生了影響。

托比亞不慌不忙, 繼續開口道:“當然了,雖然我覺得在我方陳述期間原告方擅自打斷, 這是一種十分不禮貌的行為。但是我也能理解原告方提出的異議。因此請法官和陪審團允許我提供第二份證據。”

“這是羅氏和華清簽訂的捐贈協議,協議裡明確表示, 羅氏捐贈的是實驗室的使用權而非所有權,所以華清大學第九生物研究實驗室立項的時候也按規定給羅氏提交了一份項目立項書,這是李錚先生專門從羅氏亞洲總部要過來的立項書原件, 上麵的羅氏的批複和歸檔證明。戴維先生還表示,如果有需要的話,他可以親自來芝加哥為李錚先生作證。”

這份證據就顯得有力多了,至少芝加哥大學生物實驗室的第一項指控可以基本宣布不成立了。

原告席裡的奧尼臉色差得可怕, 羅氏是全球知名的藥企,他們和李錚的關係再好,也不會冒著損害企業信譽的風險在法庭上做為證,這說明了什麼?

半個月!真的隻有半個月!半個月的項目就讓他一敗塗地,這比當初諾華在合同桌上離開更讓他感到恥辱。

奧尼隻覺得現在的他就像脫光衣服跑在大街上一樣,所有人都對著他指指點點,那種好似帶著嘲弄的議論聲讓他幾欲發狂。

“還有原告方的第二條指控,在合約期內進行相關項目的研究。我方承認,UW溶液和CH5溶液都是器官儲存液,他們在用途及性能上有著同質化特征。但是法官還有陪審團的各位,不知道諸位對進行相關項目研究是怎樣的一個概念。”

“在開庭前,我查了與本案雷同的相關案例。在1978年紐約最高法院曾判決過這麼一項案例。這是一項新材料專利案,三個合夥人簽訂了項目合作協議,但是在項目合作期內他們並沒有出成果。”

審判席上的法官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提醒道:“請被告律師注意陳述時間。”

托尼亞一愣,顯然這場官司打得太酣暢淋漓,這種碾壓式的快感使他有點得意忘形了。他心虛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他可是全美最好的專利律師之一,怎麼能犯這種低級錯誤呢。

“好的,那我就長話短說。三人在項目合作期內都沒有出成果,但是項目合作期結束一年後,合夥人中的其他兩位,相繼出了與當初合作項目類似的新材料成果,這使得三個合夥人的另一位將其他兩位告上了法庭,因為當初簽的項目合同裡有這麼一條,合約有三年追溯期,三年追溯期內合約方不能進行相關研究。”

“但是這場官司中,被告有兩個,一個被判違反合約,而另一個卻沒有。當時托馬斯法官給出的理由是,是否他的判決依據是是否主觀上進行同質化研究。那兩人一個是借用項目資料進行後續研究出了成果,另一個則是在其他項目中意外地碰巧出了與上個項目類似的成果。”

“而我的委托人,李錚先生他發現了原本被作為血液增長劑的CH5溶液的新作用,而這作用恰好與芝加哥大學生物實驗室和華清大學生物實驗室的合作項目一致,這隻是個美好的巧合。它為許多人帶來了希望,也使得現代醫療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我覺得這是上天對我們的恩賜!”

托比亞的陳訴極具感染力,使得法庭上爆發出一陣掌聲,最先鼓掌的是那些前來支援的華裔,然後是普通美國群眾,接著就是整個觀眾席。

托比亞麵上露出一個八顆牙齒的笑容,“法官、各位陪審員,我方陳訴完畢。”

法官點頭,隻是還沒有等他開口,原告席上的奧尼猛地站了起來,頭也不回地向外麵走去。

“奧尼!”基門教授大喊道,隨即也起身離席。

托比亞聳聳肩,對於原告席上麵露驚愕的律師報以深切的同情,遇上一個豬一樣的隊友,就算原告律師再能乾也不可能打贏官司了。

畢竟中途離席,代表著藐視法庭,這幾乎使得本就已偏向被告方的法官和陪審團迅速做出了決定。

果然,奧尼的訴訟被駁回,華清方不存在違約侵權行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