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1 / 2)

重回80之大時代 小魚叉 5506 字 10個月前

第一百七十三章

“序列分析出來了沒, 有沒有已知的結合序列?”

“李教授, 非小細胞肺癌的擴增基因篩選完畢。”

“繼續做下去, 用細胞轉染、RNA乾擾、A芯片或逆轉錄多重鏈接依賴的探針擴增等方法, 明確基因在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好的!”

尋找靶點是一個十分需要耐心的工作, 特彆是人類基因組數據庫還沒建立的時候。這時候尋找靶點就好比拿著一片樹葉在一整片樹林中尋找對應的大樹,不可謂不艱難。

李錚的實驗思路設計得十分清晰, 而魯伊斯教授在肺癌方麵的研究資料更是豐富, 兩人資源的整合,確實大大節省了實驗時間。

同時外麵, 美國國會已經為來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到底該投入多少美元吵得天翻地覆, 美國能源部與國家醫學研究院連續三次派人到冷泉港與沃森等人商討實驗室籌備問題。

華國駐美國大使館多次向美方提出參與計劃的意願,但都沒有下文。

實驗室裡的時間過得總是格外快, 在實驗開始後的第二個月,李錚終於和李錚實驗室及第九實驗室的人聯係了。

“李教授!終於聯係到您了!您再不出現,校長說要上法院告您違約了!”孫斌的大呼小叫聲,很快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電話那頭的李錚, 把話筒從耳朵旁邊拿開了點, “我不是請假了嘛。”他摸摸自己的鼻子, 顯得有兩分心虛,“你們無限時器官儲存項目做得怎麼樣了?”

李錚自覺是個很稱職的實驗室負責人,這不,有了實驗方向後,放手讓底下人去做,在實踐中培養手下人的思考和操作能力。

電話那頭的孫斌沉默了兩分鐘, “教授,您和劉老師都走了,留我們這幾個三腳貓。孟傑那小子雖然結巴了點,但是實驗水平倒是真不錯,我和盧學科也就隻能打打下手。”

“老鄭上個月就離開了,他說他很遺憾沒有完成科研生涯中最後一個項目。”

李錚挑了挑眉,“那實驗進程呢?”他可不會讓孫斌就這麼糊弄過去。

“嘿嘿。”孫斌乾笑兩聲,“按照您的實驗設計,我們已經篩選出了最有可能成功的十八種低溫防腐配方,從儲藏實驗開始到現在已經三十三天零九個小時,器官沒有明顯衰竭的趨勢!”

“我們上個月已經和劉研究員彙報過了,劉老師也專門過來了一趟,他說,聯係上您後,就可以著手寫第二階段的論文了。”

李錚嘴角微微勾起,雖然早知道是這個結果,但是從孫斌口中說出來,還是令他心情愉悅。

“這十八種低溫防腐配方全部要注冊專利,這件事交給你們劉老師,至於項目論文,這項實驗你們應該很熟悉,一人寫一篇自己負責的版塊,普通的SCI論文應該沒問題。”

電話那頭傳來“劈裡啪啦”好似玻璃製品掉落在地上摔碎的聲音,以及孫斌明顯激動地有些變調的聲音,“SCI論文,我們嗎?”

他可從沒想過自己也能發表SCI論文。

“我們單獨寫,自己發?教授……”孫斌的話還沒說完,話筒就被另一個人搶了過去,他正待發作,抬頭一看,到了嘴邊的罵聲就迅速咽了下去,“校……校長?”

趙德培正氣喘籲籲地站在他旁邊,他麵沉如黑鐵,拿著話筒的手青筋暴露。

“李錚!你還知道打電話!”趙德培已經連續一個多月天天來第九實驗室報到了,今兒個剛走到實驗室門口,就聽到孫斌打電話的聲音。

SCI論文?八十年代的華清大學,一共也沒多少人發表過SCI論文,孫斌?趙德培不是看不起他,這怎麼排,SCI也輪不上他!

“啊,趙校長,您好啊。”李錚揉了揉自己的耳朵,“上課的事,我回來就補上,您彆著急。”

“上課的事待會再說,我問你,你認不認識沃森教授?”趙德培嚴肅地說道。

雖然現在人類基因組計劃還在籌備階段,但是生物學圈子裡的人都知道,人類基因組計劃擴大至國際範圍隻是時間問題,華國必須參與這項計劃。

人類基因組計劃對全人類的意義非比尋常,美國一位很有名望的退休官員曾說過,如果人類基因組計劃全麵啟動,它的意義將不亞於阿波羅登月計劃和曼哈頓□□計劃。華國怎麼能錯過這樣的機會。

1972年尼克鬆訪華,1979年華美建交,自改革開放開始,華國就在努力融入世界,而這項國際性的、幾乎所有大國都參與的計劃,正是華國融入世界的大好契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