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此子隻能是天子門生聖人門徒(2 / 2)

農門醜婦 池鳳起 6246 字 2024-03-17

隻怕,這比直接治罪李開言,降職罰俸還要讓李開言不舒坦,屁股下的位置就跟老虎椅子一樣,坐著就難以舒坦。

朝堂中有人為李開言脫罪,那就是刑部多半已經站隊去了大皇子那一邊……老皇帝這輕而易舉的一招,把大皇子經營了多年的勢力,給瓦解了大半。

“自古皇家,皇子們之間爭鬥,屢見不鮮。

朕不願意見到。如今朕出手,總比今後太子出手。”

此話看似平平,老太傅心中卻是一冷……皇家的鬥爭,最是慘烈。

太子東宮之位,早就已經定下,可就是如此,依然抵不住其他皇子們的覬覦窺伺。

“大皇子也是一時糊塗。”

“他一時糊塗?”老皇帝眼中泛著怒意:“他若是真有手段,朕何須替他收拾爛攤子?

可瞧見?

不過是一個回合,就輸得鼻青臉腫。

朕要是他,早該羞愧的掩麵不出屋門一步!

若是他尚且有些本事,朕未必對他發火。”

都道,虎父無犬子,何況,那是這世間最尊貴的一個,即便心中並不屬意大皇子,但這個世上,也沒有一個父親親眼看到自己的兒子是個庸人。

老太傅沉默不語……這種話,他能想一想,卻不能說出口。

屋裡頓時很安靜,

過了半盞茶的時間,老皇帝似乎怒意退去了些。

把三份問卷遞給了老太傅:“太傅看一看。”

老太傅接過問卷:“這是殿試的卷宗?”

老眼卻飛快在三份卷宗上看過,“此三人,想來是陛下欽定的三鼎甲。”

他眉心微微蹙起,隻因其中一份,字跡太熟悉。

“老師可瞧出什麼?”老皇帝眼也不眨地盯著老太傅問道。

後者遲疑了下,眉心蹙得更緊,卻把一份卷宗挑出來:“這上頭的字跡,老臣倒是十分熟悉。”

老皇帝聽著,卻不動聲色:“不知此份卷宗上的每一個字句,可有老師熟悉的?”

這話,問的看似沒有什麼毛病,但老太傅卻心驚膽戰,隻因……他老眼凝重地掃向那卷宗上的內容,最為醒目的該是——

不過是區區四個字,老太傅卻看得心驚膽戰,沉吟片刻,深吸一口氣,顫抖著一雙老手,顫顫巍巍捧著那份卷宗,小心翼翼地將它重新擺放在龍案之上,

“老臣平庸,教導不出這少年人的意氣風發。

能夠教出此棟梁者,必定是聖人門徒,天子門生!”

言下之意是,這學生隻能出自天家門下,出自天子門生。

一旁的李公公心中大駭……到底那卷宗上,寫了什麼,才能夠叫天下人的師者,顫抖著手,捧著那卷宗,自稱自己平庸!

老皇帝一雙老目,炯炯有神,緊緊落在老太傅的臉上,想要看出端倪,卻隻看到老太傅一臉的肅然和額頭滴落的汗珠。

一顆汗珠低落,老皇帝才吐出一口濁氣,銳利的目光,從老太傅身上挪開:

“朕第一眼看到這份卷宗時,心中一樣大駭。

再看卷宗出自誰手之後,

朕當時以為,這是老師要借那孩子的嘴,向朕提議和獻策。”

“臣雖教導那孩子,卻沒有這卷宗中的膽氣,少年意氣風發,老臣朽矣。”

老皇帝把那卷宗挪到自己身前,眼中也露出凝重:“今年殿試,朕臨時出題,題曰:論我大慶前後二十年。

滿殿之上,都是俊秀之才,高歌頌揚的,朕看也沒看。

論事實,分析利弊的,朕點他進皇榜。”

老皇帝又點了點那三份單獨拎出來的卷宗,“此三份,以過往為背景,論大慶往後十年局勢走向,三人都為上上乘。

一人提出南北大運河疏通竣工後,可在沿河設立碼頭,以碼頭為據點,可發展沿河經濟。

一人提出,可開放沿海,設立海事總局,收海稅,用之於民。

此二人都是言之有物,從卷宗答卷中,可見此二子不是空口白牙紙上談兵之輩。

這最後一個人……”

老太傅心提了起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