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1 / 2)

千人晚會現場,以水墨風為主題的舞台上,淺淺的墨色暈染著大屏。在背景音樂旋律急轉直下時,恢宏而壯大的命運感油然而生。

含蓄內斂的水墨長袖在半空肆意舞動著,舞台上每一位舞者的動作都猶如複製黏貼般,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轉折每一個步伐都達到了驚人的相似。而被其他舞者眾星拱月般簇擁在中心、身著墨染白裙的閻青亦,在這一刻儘顯瀟灑飄逸。

台下的觀眾即使有不看愛舞蹈的,這會兒也都在旁人的提醒下抬起頭來細細觀看著。其中坐在前排的袁慕看得尤為仔細,甚至在舞台結束有主持人出來串場時,還在回味著剛才看到的那一幕。

袁慕的家人是台裡的員工,收到台裡大型晚會的內部票都是常有的事情。上一次七夕晚會她也來到了現場,對網上鬨得沸沸揚揚的批評聲,不論是作為觀眾還是工作人員家屬都為大家感到很冤枉。

除了逐漸日落西山的段子、小品沒法評價外,歌舞表演這都是台裡優中選優的。這組《水墨丹青》的表演舞團在袁慕印象很深刻,因為對方幾乎就是台裡晚會中的“常駐嘉賓”了。

其中首席閻青亦,毫不誇張的說,袁慕就是會為她去線下看他們舞團表演的。但今天,袁慕奇異的發現了一點,她在這場表演中仿佛看到了對方和其他舞者的交互。

隻有一直關注著閻青亦的人,才會發現她的細微變化。而這變化,在舞台上則會更為明顯。在以往以閻青亦為核心的舞台中,袁慕通常是略過其他舞者的表現,又或者說是看了也記不起來。

但今天不同,除了一貫的為c位營造氛圍與增強舞台整體性、美觀性、可看性外,通過後方大屏上的鏡頭切換,袁慕居然對好幾個舞者都有了深刻印象。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閻青亦與這些舞者的互動也更多了起來。讓《水墨丹青》這個舞台,除了文化底蘊的呈現外,又多了幾分俏麗的鮮活氣息。

好像是聽家人說過,台裡有請外來的導播負責幾個舞台的拍攝。袁慕抬起頭看著前方靈活扛著攝影機遊走在晚會中的攝影師,莫名覺得,這個舞台應該就是那位傳說中被邀請來的導播手筆。

舞台後方還未更換背景的大屏上,圍繞在山水間的雲霧繚繞、溪水中的水流淙淙依舊。在這一片蒼勁有力的墨色留痕中,誰又能不陷入其中呢

……

後台。

孟臻雙手緊握看著台上的表演,當看到鏡頭突然拔高,將整個舞台的齊整度完全納入鏡頭時,她緊緊握住的手忍不住更用力了一些。

“太棒了!”

作為舞團的編導,在意識到閻青亦的轉變時,中午彩排結束後她就為這支舞細節部分重新進行了設計。即使團內有人不理解,但這個改動在當晚的練習中卻是讓所有人都感覺到了不同來。

最直觀的,便是第二天的彩排現場。

孟臻雖然有些疑惑,閻青亦怎麼這兩天在舞台上的狀態這麼好,但因為還在彩排還是先按下疑慮,重新將注意力放在舞台上。而這一次舞台的結束,就連彩排現場的不少人都自發鼓起掌來。

改編方案的可行,再加上閻青亦狀態出奇的好,在最終彩排結束後,這個舞台毫無爭議的進入了央視中秋晚會的節目名單中。

而在這會兒,在後台全程看完整個舞台的孟臻終於明白了,她終於明白閻青亦的狀態為什麼會這麼好了。如果以往每個轉向她的鏡頭都是那麼恰到好處,那閻青亦說不定早早就能突破自己的瓶頸了。

作為編導,孟臻是很清楚的明白,自家首席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來瘋”。怯場這個詞從未出現在她的世界中,目光和注視對閻青亦來說更像是一種催化劑,而這對舞者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令人嫉妒的天賦呢

舞台上的閻青亦表演得很完美,完美到就連看了不知道多少遍這個舞蹈的孟臻,在那一刻都從鏡頭裡又愛上了這個舞台,愛上了那個在鏡頭下堅定而又銳利的舞者——閻青亦

……

周笑原本負責的是三個舞台的拍攝,其中還有一個舞蹈節目《扇舞華夏》,但不知何種原因在最終定舞台的時候被台裡刪去了。

隻是她這三留二的概率其實在台裡還算是高的,在每個舞台的表演者在簽訂合同時,都會在事先被告知過自己這個表演有可能最終上不了台。

導播室內,在《水墨丹青》這個舞台結束,周笑將鏡頭切換到主持台後,便立即將自己使用的兩個耳機插頭從麵前的儀器上扯了下來。

幾乎就在下一秒,一旁專門等待接入的工作人員便快準狠地將準備好的監聽、通話耳機插到相應的插口上。

周笑坐在帶有滑輪的辦公椅上,微微一用力,便從導播台的位置撤向了旁邊。隨即就有人熟練上前戴上耳機,然後坐在助理導播分秒不差推來的椅子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