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場手術同時進行,一直到晚上方才結束。
安置點又派來了幾個重症護士,來接替醫生,做接下來的看護工作。等明天天亮後,某些穩定的傷員就可以送去安置點。
當最後一台手術結束,李院長疲憊地從手術室裡出來,外室有人見到他出來,趕緊地拿起熱水瓶,往臉盆裡倒上熱水。
哪怕房間裡放著火盆,等李院長將身上的隔離衣、帽子手套全部摘下扔進黃色垃圾桶後,盆裡的開水不再滾燙,能下得了手。
指導員聞訊過來:“李院長,辛苦了,外麵飯菜已經準備好了,一直熱著,你趕緊吃點。”
李院長點了點頭,跟著到了另外一間房間。
房間裡有七八個醫生正在吃飯,他一眼就看到了那個女醫生,因為來的時候她沒同行,她真的很年輕。於是接過飯缸和勺,走了過去。
“李院長,您坐這裡。”一個醫生立即讓出了位置。
他點了點頭,坐了下來。
吃的是魚香肉絲,熱香略酸辣,很是下飯。沒想到在外能吃到那麼好的飯菜。
扒了幾口後,這醫生沒主動搭話,於是他試圖地問:“你叫什麼名字?”
屋裡的醫生們吃飯的速度都不約而同地慢了,豎起了耳朵。作為肝膽專家中名列前三的市級醫院院長,能問對方叫什麼,肯定是有戲了。
希寧吃著飯,頭都沒轉過來:“曾招弟。”
李院長繼續問:“你是哪家醫院的?”
“我不是醫生。”
李院長想想,可能隻是見習生:“肝和膽囊切除手術做得很好,在哪裡實習?有沒有興趣以後去我那裡?”
希寧嘴角勾了勾:“去不了!我學曆不行,也沒行醫執照。”
見李院長不解,指導員解釋:“她隻讀到小學三年級,前不久幫人接生,我看她會點中醫又膽子大,可能幫得上忙,就一起帶過來了。”
結果幫了大忙,做了肝膽切除手術,還做了開顱取子彈的手術。特彆是開顱手術,其他醫生都不敢做,幫她打下手。知道她在做,指導員和營長都嚇得不輕,但又不敢說出來,生怕影響她。
這下李院長和所有醫生都驚呆了。
李院長不可置信地上下打量:“你怎麼會開刀?哪裡學的?”
“網上。”她輕描淡寫。
李院長更是瞪大眼睛:“就靠這?”
“嗯。”
“這不可能。”要知道培養一個能上手術台的醫生又多難,不光成績好,還要靠天賦。體力、精力、專注力、反應力等等都要高於常人才行。
80萬個學醫的,隻有十萬個能從事醫學和醫學相關的職業,其中二三萬個能當醫生,而最後能上手術台的更是少之又少。
李院長帶過不少碩士研究生,哪怕每場手術在旁邊臨摹當助手,甚至手把手教,三十多年的培養,到目前也隻培養出區區十幾個能持刀的。如果光看看網上錄像就成培養出這樣技術嫻熟的醫生,那麼他和很多導師簡直晚上睡覺都能笑醒。
希寧想了想:“可能我天賦異稟吧。”
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