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一,反]
是薛嵩的字跡。
“今日是……七月初七。”李長安低聲數著日子,抬頭看了一眼帳外刺眼的陽光。
黎州在大唐西南,範陽在大唐東北,實在間隔太遠,消息送到她的手中已經過了日子。
李長安坐在桌案後沉思許久。
她提筆寫下幾封信,用蠟密封好,交給傳信之人。
“八百裡加急送到襄陽、靈武、西平。”
片刻後,李長安方才鎮定回到主帳,表情沒有一絲改變。
“南詔王考慮的如何了?”李長安語氣平靜,轉身坐在交椅上。
不知怎的,分明現在李長安的語氣比方才出去之前還要柔和上許多,閣羅鳳卻覺得自己身上的壓力更大。
李長安輕飄飄壓上了最後一根稻草:“莫非南詔王是想投向吐蕃?南詔王這是打算讓南朝百姓都過上朝不保夕,被隨意劫掠的日子了?”
大唐偶爾是不太講理, 但是吐蕃可從來就沒講過道理。大唐起碼還願意給點技術幫助南詔發展生產,吐蕃那就是純粹的掠奪了。
閣羅鳳心中有了決斷,他咬著牙一字一句道:“臣世代都為唐臣,南詔本就是大唐屬國。”
他撿起了地上的劍,提著劍一步步走向吐蕃使節。
“你這是在和吐蕃作對!讚普不會放過……啊!”
吐蕃使節驚恐的瞳孔中倒映著閣羅鳳的影子。
閣羅鳳是將軍,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他麵無表情一劍一個把幾個吐蕃使節都戳死在了帳中。
鮮血流了一地,帳中所站著的人都是見慣了血流成河的將軍,自然不會嫌棄血腥氣。
李長安撫掌笑道:“雲南王果真是我大唐忠臣。”
南詔王是南詔國的國王,雲南王則是大唐封的爵位。
閣羅鳳深吐一口氣,反而覺得心裡平靜了下來。
他為了南詔國的利益在大唐和吐蕃之間搖擺不定,可終究他是受著唐朝教育長大的人,心底裡還是偏向大唐。
何況他在太和城中被大唐公主挾持到唐軍之中,已經是輸了個徹頭徹尾。如今能夠和談,已然是再好不過的結果了。
“對了,本將想要向南詔借精兵三千可否?便由你的太子鳳伽異領兵如何?”
李長安眼皮都不眨一下就開口借兵。
在大唐向周圍小國借兵是慣例。唐朝之所以國力能支撐起連年對外征戰,就是因為相當一部分的唐軍不是唐人而是胡人。
唐朝行事就是這麼霸道,一聲令下所依附的部落小國都要出兵隨戰。
莫說還是在大唐境內,就是在大唐萬裡之外,大唐說借兵也借了。太宗時期,王玄策出使天竺,當時天竺分裂成了數個小國,其中一個名為中天竺的小國,對大唐使節團不恭敬,氣的王玄策直接到了當時和大唐還友好的吐蕃和尼婆羅借了八千精兵轉身就滅了中天竺。
甚至因為功勞太小,王玄策都未能封侯。
……起碼安史之亂之前是這樣。
李亨向回紇借兵三千還要允諾允許回紇兵在大唐劫掠都城這樣的事情才是破天荒頭一回,丟儘了祖宗的臉。
李長安沒有說任何原因,就隻說要南詔出兵。
閣羅鳳對借兵也沒有任何異議。
大唐天朝上國,本就該如此霸道。
他猶豫的是其他事情:“臣子鳳伽異身體一向不太好,可否換一人領兵?”
“身體不太好能治,你兒子那病又不是什麼大病。”李長安道,鳳伽異聰明早亡,曆史上比閣羅鳳死的還早,日後繼位的是閣羅鳳的孫子。
不過李長安昨天派人給鳳伽異把了脈,發現鳳伽異這病對南詔來說難治,但是放在大唐卻不算難治。
李長安就生了心思,救命之恩再加上放在身邊調/教幾年,這不是妥妥的大唐忠良之臣嗎。
“多謝公主。”閣羅鳳喜出望外,迭聲感激。
李隆基不珍惜孩子是因為他有好幾十個兒女,閣羅鳳可就一個王妃,一個寶貝兒子,要不然也不會兒子死了以後直接讓孫子繼位。
獨生子就很珍貴了。
“今日下午我便派人送你回南詔,不過午時還要勞煩你去當個監刑官。”李長安懶洋洋道。
帳簾掀開,被捆成粽子的鮮於仲通被推了進來。
“此人挑撥兩國關係,欺上瞞下,謊報軍情,按唐律當斬。”
閣羅風已經愣住了,他一雙虎目通紅,竟然含滿了淚花。
他被鮮於仲通和張虔陀欺辱之後也不是沒想過要向大唐告狀,可鮮於仲通在劍南隻手遮天,朝中還有宰相楊國忠做靠山,他的告狀遞上去根本就全無回應。
閣羅鳳這才一怒之下起兵殺了張虔陀。他本以為如今自己又投降大唐此事便翻過了篇章,他再也無法向鮮於仲通報複了,沒成想……
“這是你作為大唐臣子遲到的公道。”李長安頓了頓。
“日後不會再讓你告狀無路了。”
因為從今往後,大唐再不是李隆基說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