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5 章【VIP】(2 / 2)

文武百官頓時慌張了起來,朝堂上你一言我一語仿佛菜市場一樣喧鬨。

文臣埋怨武官武備鬆懈,不到三個月就被安祿山打到了長安城。武官埋怨文臣幫不上忙還就會添麻煩,禦史台怎麼沒早早發現安祿山的不臣之心。

李隆基被吵的腦仁都疼了也沒敢吱聲。

這些人不知道安祿山是怎麼一路順利攻到長安城腳下的,他還能不知道嗎。從天寶三載起,就不斷有人向他舉報安祿山謀反,可他隻當是臣子之間相互攻訐,一句未信。高仙芝要死守潼關,他以為是高仙芝怯戰殺了高仙芝。

事到如今,李隆基悔之晚矣。

他隻恨沒有信王忠嗣之言,倘若天寶三載就殺了安祿山就好了,又覺得應當更早一些,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便說安祿山麵有反相,隻是當時他疑心張九齡和當時的太子走得太近,並未信張九齡之言。

李隆基苦澀看著下方爭吵的文武百官。

他原來有那麼多次機會能殺了安祿山啊。

“諸位,如今不該爭論誰對誰錯,而是應當上下一心想想該怎麼對付安賊啊。” 李隆基疲憊道。

楊國忠站了出來,急切道:“陛下,當今之急事先保證陛下安危,安祿山殘暴凶狠,向來無尊卑之心,陛下倘若落入安賊之手,那大唐江山就當真完了。”

嘴上雖然說著是為李隆基著想,可楊國忠心裡卻早就慌成了亂麻。安祿山最恨的人就是他了,他要是落入安祿山手中,安祿山還說不準要怎麼折磨他呢。

李隆基落到安祿山手中能不能活他不知道,但是他楊國忠要是落到安祿山手裡那一定是不能活。

得勸陛下離開長安,去安全地方。他也好跟著陛下一起撤退。

楊國忠不愧是最了解李隆基的人,就這麼一句話就壓下了李隆基心中的其他萬般情緒隻餘下了畏懼。

李隆基怕自己在史書上留下罵名,也怕自己無顏麵對李唐列祖列宗,更怕自己丟了江山,可他最怕的還是自己丟了小命。

沒等到李隆基開口,一直在朝堂上像個透明人一樣的李適之就跳了出來麵紅耳赤對著楊國忠就是一通罵。

“呸,此時哪有你這等貪生怕死、無能庸碌之輩插嘴的份?倘若不是你這些年屢進讒言,欺上瞞下,我大唐如何會到今日這等地步!”

李適之嘴上罵著還不過癮,直接三步並做兩步走上去就給了楊國忠一個耳光。

一巴掌下去直接讓朝堂安靜了。

楊國忠正要惱羞成怒,李適之卻一轉身對著李隆基就落下了眼淚。

“陛下,這是咱們祖宗給咱們留下來的大唐江山啊——”

楊國忠忽然住口,心虛捂住了浮現出通紅掌印的右臉不做聲。李隆基也心虛移開了視線,不敢看李適之。

李適之是李承乾之孫,太宗皇帝曾孫,這大唐江山還真是他祖宗打下來的。

“咱們曾祖父何其不易才打下了這偌大的大唐江山,豈能就此拱手讓人,當年天下初定,頡利可汗打到了長安城外,太宗皇帝守住了長安城。如今敵人再一次打到長安城外, 咱們又如何能棄城而逃?”李適之幾欲泣血。

“臣以為,如今之計唯有打開府庫招募長安城內的青壯,抗擊叛軍,隻要咱們能擋住叛軍數月,等到河西軍隊來援,就能守住長安,守住祖宗基業!”

李隆基聽著隻覺得額頂青筋直跳。

招募青壯抵禦叛軍?倘若長安城裡的青壯能跟安祿山的叛軍相抗衡,那潼關怎麼就失守了,潼關好歹還有高牆地利呢,長安城可沒有潼關那麼高的城牆。

拿什麼抵抗安祿山?你的一腔忠義嗎?要是忠義真有用,前麵那麼多城池怎麼連一個月都沒撐到就淪陷了?

“左相所言甚是,朕必定仔細考慮。”李隆基隻能先安撫住李適之,隨後又胡亂糊弄了幾句就匆匆下朝,然後派人偷偷將楊國忠召入了宮中。

楊國忠聽到聖人召喚他心裡就已經知道了李隆基的心思。

恐怕聖人也不想留在長安城裡等死,隻是現在缺一個能讓聖人能夠心安理得棄城逃跑的理由罷了。

果然興慶宮內李隆基已經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急得坐都坐不住了。

“國忠,你說咱們該怎麼辦?”

楊國忠立刻跪了下來,淚流滿麵,抱住李隆基大腿就開始哭:“陛下,臣以為如今之計,咱們隻能先顧全大局,舍小而保大了。您在一日,大唐江山方能在一日啊。”

“陛下,切勿因小失大,昔日漢高祖與項羽爭奪天下,漢高祖先入關中,勢力卻不如項羽,於是先退一步,曆經積蓄力量又再次攻入中原,方才有了四百年漢朝江山。安賊猖狂,陛下應當如漢高祖一般先避鋒芒,日後再伺機恢複江山社稷啊。”

李隆基立刻道:“愛卿言之有理。朕欲要效仿漢高祖往蜀中去,愛卿以為如何?”

楊國忠在心裡罵了一句,你這不是早就想好要往哪跑了嗎,還非要多此一舉問我,把罵名扣在我身上是吧。

可麵上卻是一片恭敬。

“蜀中有天險可守,且天府之國沃土千裡,有糧有地,實在是不二之選。陛下隻需暫且忍耐一段時間,養精蓄銳招募精兵,日後必定能光複大唐江山。”

呸,你要真想光複江山就應該往北去,河朔三鎮的精兵良將都在北邊,那才適合調兵平亂。蜀中倒是安全了,劍南軍什麼樣我還能不知道嗎,依靠劍南軍能收複天下才怪了。

隻是這話楊國忠卻沒有說出來,他的目的又不是光複大唐江山,他隻想安全加上享福,蜀中之地既安全又富裕,正合他意。

“劍南道還有壽安鎮守,應當安全。”李隆基歎息一聲。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年輕能打,還是自己親女兒的李長安給了他不少的安全感。

起碼李長安姓李,不會對大唐江山不利,也不會殺了他這個親爹。

往日用兵如神的女兒讓他忌憚,如今卻隻讓他覺得安心極了。能征善戰好啊,能征善戰才能抵擋住安祿山叛軍。

現在的李隆基疑神疑鬼極了,安祿山打到了麵前,他才終於明白了安祿山非但不是草包還的確是猛將。甚至他不擅長戰術的腦子裡還進行了換算, 封常清麵對安祿山隻敢死守虎牢關,高仙芝麵對安祿山也隻敢死守潼關,封常清高仙芝都打不過安祿山,四舍五入大唐將領沒人是安祿山的對手。

都打不過安祿山,那他的安全怎麼辦?

楊國忠沉默片刻,似乎是被李隆基一番不要臉的說法震驚住了。

當初不是你示意我把壽安公主打壓出長安城嗎?現在也好意思再貼上去?

不過想起安祿山和他曾經的那樁合作,楊國忠心裡也安穩了不少。

安祿山似乎十分忌憚壽安公主。

“陛下,那咱們何日出發去往蜀郡?”楊國忠有心催促李隆基再快一些。

長安城一旦破了,安祿山要殺的第一個人肯定是他。

李隆基咬牙道:“你立刻整兵,明日入夜就走。”

說是還有五日才打到長安城,可誰知道是真是假,潼關和長安城離得這麼近,萬一安祿山不休整直接帶兵來打長安怎麼辦?

“臣領旨。”

李隆基的想法和楊國忠不謀而合,平日做事能拖就拖的楊國忠如今一溜煙就出了興慶宮恨不得立刻長翅膀就飛出長安城。

大殿內隻留下李隆基一人。

李隆基跌坐在椅上,雙目無神看著空蕩蕩的大殿。

“……悔之晚矣啊。”

一滴濁淚從李隆基眼角滑落,他的心臟上仿佛趴了一隻毒蜈蚣,緊緊扒著他的心臟不放,啃食著他的心肝。

兵臨城下,李隆基才驟然驚醒,原來他不是無所不能的聖人。

天下人喊他千萬遍聖人,他便以為自己當真是聖人。

可假的終究是假的。

大唐江山或許要亡在他手上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