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之後,田地已經翻完了,而後接下來就是種植冬小麥。
李長安帶著裴素就像兩個連軸轉的陀螺一樣,在整個縣轉來轉去,不僅是寧村,漳縣的其餘村鄉也都在種植冬小麥,李長安乾脆又從每個村子中挑了幾個能識字的人,讓她們跟著裴素上課,學一學如何科學種植冬小麥以及怎麼預防蟲病。
直到十月,冬小麥種完,李長安才又閒了下來。
然後她又琢磨起該怎麼利用好冬天的時間好讓寧村更富裕一些。
萬事不決找老師,李長安背著自己的小書包鑽進了裴素的彆業。
這是裴素拿著問李長安要來的科研基金置辦的彆業,內有田地千餘畝,還有一方百畝大小的湖,有田有水,還有人家。
那塊綠樹環繞的空地上,就是裴素修建的宅院,大大小小數十座。
按裴素的話來說,這就是大唐農科院的雛形,日後這邊必定要住數十人看護田地牲畜,房子修少了研究人員都沒地方住。
孟浩然倒是過來了一趟就不願意走了,甚至動了在此定居的心思,找人去襄陽把他的妻女都接了過來,如今已經開始收拾屋子了,想來年前就能住進來。
甚至他還親手給彆業提了一句詩“鳥從煙樹宿,螢傍水軒飛”。
李長安過來的時候正好趕上晚飯,她一進彆業門,就被一群小孩圍住了,各個爭著給她帶路。
這些孩子是裴素收養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女孩子,附近的幾個村子裡但凡有養不起的孩子,都可以領到裴素這裡。管吃管住,裴素還抽空教她們寫字。
十歲以上的孩子就負責拿著竹簡和刻刀記錄每塊田每日的情況,小一些的孩子就負責給牲畜割草喂料。
李長安找到裴素的時候,她正蹲在湖邊記錄蘆葦的生長狀況。
“裴老師這一院的孩子可真夠鬨騰的。”
說著話,李長安就走到了裴素身邊,也蹲下來看蘆葦。
然後什麼都沒看出來,事實上,要不是她早知道這些長的高高的草是蘆葦,路上遇到她都不一定能認出來這是什麼植物。
裴素頭都沒抬一下,她手中拿著刻刀和竹簡——比起需要沾墨水的毛筆和容易濕軟的紙,還是竹筒和刻刀這樣古老的記錄方式更適合田地。
“小孩子長得快,用不了幾年就長大了,從小養大用起來也順手。”
李長安看著裴素拔起一根蘆葦,扒拉出它的根莖,“二十裡外的村子都聽說了這邊有一個養孩子的彆業,要把孩子往您這送。”
比起對孩子挑挑選選,帶著孩子一走就再沒了消息的人牙子,顯然還是就在本地,無論送來的孩子長相是歪瓜裂棗還是自身不太健康統統收下的裴素彆業更像個賣孩子的好去處。
“你沒錢了?”裴素終於抬起了頭,看向了李長安。
她以為是李長安沒錢了,養不起這麼多孩子了,所以過來勸她少買一點。
李長安
搖頭否認:“這倒不是,我不缺錢。”
這幾十個給口飯就行的孩子還用花多少錢,一鬥米是十二斤,市場上散買十三個大錢一鬥,批發價也就八文錢一鬥,養一百個孩子一年也就花四十貫錢,還沒她公主府裡一個花瓶值錢。
“隻是防人之心不可無。”李長安道,“至少去官府辦個賣身契。”
裴素想了想道:“我瞧著她們可憐,想著正巧我這缺人手,從小開始學日後也好給我打打下手……此事我先前未想那麼多。”
說完,裴素站起身拍拍手上的泥土,對李長安眨眨眼:“我是科研人員,我隻管種地和招人,背景調研應該投資人去做~嗯,李老板?”
裴素知道她自己不擅長這個,乾脆就全交給李長安了,她自己做未必能做好,術業有專攻。
這還是李長安第一回看到裴素笑,笑起來倒是好看,就是感覺有點……僵硬。
李長安驟然就被安上了“投資人”的身份,懵了一下。
行吧,這事的確得她來乾,李長安摸摸自己目前還很濃密的頭發,憂愁歎息了一聲。
又多了一樣活,不行,她活實在是太多了,這事她得交給彆人去做。
不過此事也不是李長安的主要目的,李長安到彆業來也不是找裴素的,隻是她發現了這個隱患過來提醒裴素一聲罷了,她的目的是裴芸。
“真香!”李長安手裡扯著雞翅膀,吃得滿嘴流油。
裴芸身上係著圍裙,又端上來一隻烤得流油的烤鴨,這是她用炭火手工烤製的,油滋滋,用匕首劃開鴨肚子,還滾出來一小把野果,野果的甜味都滲進了鴨子中,配上烤得焦黃酥脆的鴨皮,李長安吃得險些把自己的手給吞下去。
“慢些吃,不夠還有。”裴芸比起前幾日又圓潤了一小圈,她和裴素雖然是雙生姐妹,可性格全然不同。
裴素社恐秉直,眼中除了田地什麼都沒有,裴芸則是愛好廣泛,最好吃,據說當年上學的時候讀的還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最近還在研究微生物改良,立誌在大唐吃上鬆軟的饅頭。
李長安每次和裴芸一起吃飯總會被塞的肚子鼓鼓,她覺得裴芸雖然年紀還輕,卻已經有了奶奶輩的技能“奶奶覺得你沒吃飽”。
“裴老師,我來是想托您個事……”
吃飽喝足了,又拿上了裴芸塞給她讓她兜著走的小零食,李長安這才說出了她來找裴芸的目的。
荊州靠著江,境內江水的支流多,湖泊也多,還有許多小山,都不算太高。寧村還靠著一大片竹林,所以寧村人家家散養雞鴨,雞鴨鵝的數量很多。
李長安考察了很久,最後決定趁著冬天帶著寧村村民一同辦個鹵味鋪子賣鹵味。
一開始她想的是做些竹編竹製品,可後來去江陵城內調研了一番發現竹製品行不通,如今不同於以後,現在生態環境好,遍地都是竹子,花錢買竹製品的人很少。
若是在長安賣竹製品還有點搞頭,長安百姓有錢,開元全勝日,小邑
猶藏萬家室。江陵城的百姓雖然也不窮,可比起長安百姓就窮多了,不會把錢花在竹製品上。
李長安又在江陵城逛了幾日,發覺吃才是這片土地上百姓永遠有興趣的東西,正好她又在裴芸這吃到過鹵鴨貨,用茱萸代替辣椒,味道也很香,李長安一頓能啃六個鴨翅三個鴨鎖骨。
而且鹵味還好保存,也不需要鋪子,可以每次製一大堆一次性運到江陵城去賣,優勢明顯。
裴芸聽說了李長安的來意之後十分痛快就應下了此事,讓李長安派人過來學鹵味方子就行。
“不急,這事情不是一兩日能辦好的。”李長安道。
現在她雖然在寧村有了些名望,可就這點名望還不足以讓保守的唐朝百姓將家中的雞鴨和錢財拿出來和她一同辦鹵味鋪子。
李長安一開始就沒打算她出本錢組織人手。
她出錢容易,幾貫錢幾十貫錢甚至千金她都能拿得出來,可這些都是屬於外部資金扶持,就算做成了事也隻是她的個人本事而沒法當作普適經驗。
不過這事情也用不了等太久。
荊州山多,雖然沒有高山,但是小山不少,山上有野獸,儘管不是每一座山上都有老虎和豹子,可大部分山上都有野豬。
這個季節正好是野豬狂吃狂喝積累脂肪準備過冬的時間,山上的東西不夠吃了,野豬就會跑到村子裡偷東西吃。
野豬什麼都吃,穀場上堆積的糧食,村民家裡養的雞鴨鵝,菜地裡種的菜,甚至是他們家裡的籬笆,被發現了也不逃跑,若是人少,它們還會追著人拱。
寧村旁邊的山上就有一大群野豬,隔三差五就跑到寧村搶東西吃。
尤其是今年,野豬的數量比去年多許多,還有母豬帶著小豬崽子來偷吃,要是不處理,說不準餓急了眼的野豬冬天會進村吃小孩。
寧村村民怨聲載道,早早就找上了村正希望他找人打豬,至少也應當讓野豬數量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