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所為何事,想必老師也已經寫信告知了賀監。”
賀知章捏了下鼻梁,無奈道:“我是太子賓客。”
“很快就不是了。”李長安歪頭笑笑,顯得天真可愛極了,“賀監不是已經打定主意要辭官回鄉了嗎?”
賀知章是太子賓客難道他的人脈就一定要歸屬太子李嶼嗎,李長安還覺得她身為張九齡的學生,這些人脈就應該她來繼承呢。
太子李嶼那樣的廢物,人脈給他也是浪費,還不如自己握著,以後能發揮的用處還大……至少這些人跟了她不會被牽連到全家流放,自己死無葬身之地的地步。
當年武惠妃死的時候,若非她年紀實在太小,李長安也不會就那麼任由武惠妃留下的人脈落到壽王手中。
壽王根本守不住他的阿娘留給他的財富,現在那些黨人十之八九都已經變作了李林甫的右相黨,武惠妃的一生經營都化為了烏有。
與其留給廢物,任由他們浪費。
李長安掀了掀眼皮,心中嗤笑一聲,倒不如她拿著這些人脈,借殼上市,將這些人轉變成她的黨羽。
從零開始經營黨羽,縱然是發展出來的黨羽對她忠心耿耿,可也太慢了。還是一邊發展對她完全忠心的黨羽,一邊在吸納其他黨的黨羽,雙管齊下來得更快些。
李長安趁熱打鐵,接著勸說賀知章:“先前賀監沒得選,朝堂上除了右相就是太子,右相又一向瞧不起文人,還同我家老師有仇,賀監隻能選擇太子。可如今,我就坐在這裡啊。”
賀知章笑了,他搖頭道:“公主的意思是老夫應當將人脈交給你?”
李長安理所當然地點點頭。
“公主好大的口氣。”賀知章感慨,“在陛下的諸子女中,公主年紀最小,根基最淺,老夫為何要放著未來能繼承大統的太子不選而選擇公主呢?”
賀知章曆經四朝,自然不會被李長安幾句空話就打動。
他在朝中的文人故舊有數十人,幾十個人的未來壓在他手中,容不得賀知章不謹慎。
“就是因為我年紀小,所以賀監更應當選我。”李長安眨眨眼。
她道:“天下豈有三十年的太子乎,就算太子能安心做三十年的太子。聖人難道願意眼看著他一日日衰老,而太子一日日強壯嗎?”
這話的潛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李長安又悠悠補了一句:“我是公主,還年紀最小,父皇今年已然五十有六,二十年後父皇七十六歲,我也才不到三十歲。”
她熬也能把李隆基熬死。
“何況太子和右相之間矛盾不可調解,我與太子、右相之間都沒有矛盾,賀監的門人故舊應當也都是一心隻想報效大唐的文人,跟著我豈不是正好能避開朝中的腥風血雨?”李長安又輕飄飄扔上了一個籌碼。
賀知章苦笑:“公主若是真沒有圖謀,便不會在意老夫手中這丁點人脈了。”
忍了忍賀知章終究沒忍住,他苦口婆心勸著李長安:“公主生來富貴,為何不安心享受富貴呢?嫁一個好駙馬,生兒育女承歡膝下不好嗎?”
賀知章和先前的張九齡是同樣的想法,他們維護太子未必是因為太子多麼英明,而是儒家的傳統觀念就是父及子承,這些文人的願望就是大唐皇位能夠安穩地由父親傳給兒子,不要發生任何變故。
李長安隻是淡淡道:“賀監是哪年考中的進士?”
賀知章愣了一下,臉上的笑容更加苦澀。
“老夫乃是證聖元年的狀元。”
“證聖元年的天子是何人?”李長安又問。
賀知章長歎一口氣:“是則天皇帝。”
就是因為他考中進士時當政的是女帝,所以賀知章才對李長安如此擔憂。
若是在彆的朝代,公主參政也頂多就是參政,可在大唐,賀知章看著李長安今日的所作所為,看到的卻不是一個參政的公主,而是一個野心勃勃的皇位爭奪者。
“賀監是個聰明人。”李長安淡淡道。
賀知章的底線已經被她一壓再壓,或許就連賀知章也不知道,一開始他分明隻想知道李長安是從何得知他要辭官一事,為何現在卻直接到了要把人脈交給李長安的地步了。
李長安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裙,“聰明人不要著急立刻做決定,賀監不是打算明年辭官嗎,還有一年時間,賀監先看一看朝堂局勢再做決定也不遲。”
“隻是。”李長安在邁出房門前停下了腳步,回頭看了賀知章一眼。
“如今是雪中送炭,往後便不一定是雪中送炭了。錦上添花固然也是一樁美談,到底比不上雪中送炭。這個道理賀監不會不知道。”
當自己還沒有絕對性優勢的時候不要著急,對手的豬隊友會自己犯錯。
李長安對李嶼的本事再清楚不過了。要不是李嶼和李隆基這對臥龍鳳雛父子,今天你殺這個大將,明天我殺那個臣子,安史之亂何至於持續那麼多年?
更何況唐肅宗還是宦官乾政的開端,他對大臣的信任可不及對宦官信任的十分之一。
賀知章是聰明人,李長安相信他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臨上馬車之前,李長安看了一眼賀知章花白的頭發和緊皺的眉頭,挑了挑眉。
她這叫什麼?欺負八十歲的老頭,反派竟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