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知曉了。”
王維沒有問李長安為什麼要將手下人都外放到河南道為官。
帶經曆了數次大起大落後, 王維也徹底看清了一點——他的政治情商不太夠。
任你才高八鬥文壓天下,可這些在朝堂上一點用都沒有,王維經曆了做官貶官升職再被貶官後,終於領悟出了這個道理。
既然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自己仕途毫無影響, 那就乾脆自己不要再想那麼多, 上麵說什麼他就做什麼得了。
輕鬆又自在, 至於貶官還是升職,都隨他去吧。
不愧是詩佛,主打就是一個佛係!
王維離開後, 李長安將自己桌上的書本胡亂整理了一下,從書架上翻出一幅輿圖。
輿圖上,洛陽被重點標繪了出來。
洛陽是個好地方,從高宗年間起, 朝廷中想要遷都洛陽的聲音就一直沒有斷絕。
到了則天皇帝時期,洛陽已經成為了實際上的國都, 則天皇帝常年居住在東都洛陽,改東都為神都, 待在長安的時候反而不多。
其中原因就是洛陽挨著運河, 可以直接從蘇北、江南之地通過運河漕運糧食, 運糧要比長安方便多了, 而且洛陽周遭的土地比長安要多許多,本身洛陽城內還有天下最大的糧倉含嘉倉。
長安城有一百萬人口, 可是長安周遭的糧食產出不足以供應一百萬人口吃喝, 運糧也不方便。同洛陽到長安這一段路, 若是走陸路,地勢險峻,中間還要穿過潼關這樣的天險之地, 一路上人馬嚼耗許多,若是走水路,有三門峽天險,水流湍急且有礁石,運輸也不方便。
往前數代的天子都時常往洛陽“就食”,就是帶著官員和後妃去洛陽吃飯,節省糧食消耗。
隻是如今的天子李隆基鐘愛長安,不喜歡去洛陽,從開元一十四年後,就再也沒有去過洛陽,還曾得意言“我不出且長安十年,海內無事”。
當然這句話要等到幾年後才會從李隆基嘴裡說出來,因為後半句話更讓人震驚。
“我不出長安且十年,海內無事,朕將吐納導引,以天下事付林甫,若何?”這才是李隆基對高力士所說的原話。
就是滿腦子想著修道長壽,要把政務都交給李林甫處理,自己什麼也不管,隻享清福。若非這是史書上記載的原話,李長安都無法相信這句話居然是從李隆基嘴裡說出來的話。
好在高力士還沒有失去理智,勸說李隆基讓他放棄了這個想法,要不然大唐亂象能不能撐到安史之亂才爆發都不一定……
李長安想到此,在心中默默把李林甫的威脅順序往上又提了提,而後才開始接著思考起如今的局勢。
隻是從她這幾年對時局的了解加上曆史情況來看,李隆基一直待在長安不去洛陽,或許並不僅僅是他是個喜歡窩在家裡的宅男。
其中更多的原因或許是勢力博弈。
唐中宗和唐睿宗兩代帝王在位時間太短,本身能力又不夠,對時局幾乎沒什麼影響。
與其說大唐的皇位是從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再到李隆基,倒不如說其實是武則天和李隆基之間的交鋒。
從神龍政變,一直到武惠妃去世,一直都是武則天派係勢力和李隆基派係勢力之間的鬥爭。
東都洛陽是武則天時期的大唐都城,而武則天的攝政時間又遠遠不僅是她在位的那些年,唐高宗李治就很喜歡待在洛陽,早在一聖臨朝時期,武則天就開始經營洛陽了。
武則天遷都洛陽,或許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要避開長安這邊的李唐傳統勢力。
洛陽和長安,背後代表的其實是河東貴族和關隴貴族,關隴貴族就是跟隨李家發家的這一批貴族,從唐朝建立起就將根紮在了長安,河東貴族則是後起之秀,他們也想在朝堂上謀取位置,可朝堂上的勢力早已被關隴貴族瓜分完了,河東貴族想要進長安爭奪權勢並不容易。
武則天就是很聰明地利用了世家派係之間的鬥爭,聯合河東貴族,利用他們想從關隴集團手中搶肉吃的心理,定都洛陽坐穩了皇位。
關隴貴族自然不甘心,於是李隆基就看中了這一點,得到了關隴貴族的支持,在武則天晚年時將權柄拿了回來。
李隆基除了帝王之外的另一層身份,是關隴貴族集團的代表人,關隴貴族協助他登基,李隆基也投桃報李紮根在長安,徹底冷落洛陽,也就是重用關隴貴族,打壓河東集團。
隻是長安的糧食不夠吃這是不以李隆基和關隴集團的意誌為轉移的,畢竟就算是皇帝和世家也沒辦法憑空變出來糧食。
這時候就需要有能力的臣子來為帝王排憂解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