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王縉相當識趣,他隻用了幾息就將這個疑惑壓在了心裡。
他隻負責完成李長安交給他的任務,過多的好奇心並不能帶來什麼好處。
李長安讓王縉坐下,又讓婢女沏茶,做出了一副促膝長談的架勢。
“你知道為何你與旁人要做的事情不同嗎?”李長安直接開門見山。
王縉正色道:“臣雖不知為何卻知公主如此安排臣其中必有深意。”
交給他的事情他做好,不該問的東西他不要問。
儘管王縉才初入仕途,卻已經無師自通了這個道理。
最後能爬上宰相之位的人,沒有一個蠢貨。
李長安笑了笑,問他:“你也跟在我身邊有幾年了,在漳縣也算曆練過。我問你,你覺得租庸調如何?”
王縉沉思片刻,整理了一下腦中的思緒,方才緩緩道:“人多地少,租庸調稅賦沉重,百姓多不能負擔,有許多百姓為逃避租庸調寧願做流民也不願在官府登記戶籍。”
他說得已經很保留了,實際上在王縉看來,租庸調早晚得崩潰。
王縉是真真切切跟漳縣百姓打了一年多交道,百姓對租庸調的怨言王縉看在眼裡聽在耳中。百姓不願意交納租庸調,他們沒有分到田地,連自己都養不活,卻要繳納沉重的稅賦,有許多人為了逃避稅賦,甚至直接拋棄田地隱姓埋名逃到他鄉。
租庸調實際上就是一個交易。朝廷給百姓分地,百姓向朝廷繳納稅賦,單拎出來看十分合情合理。可問題是現在朝廷沒有地可以分,百姓卻依然要繳納沉重稅賦,自己都要餓死了還得繳納稅賦,百姓自然不會樂意。
他們現在沒有本事反抗朝廷,可他們反抗不了還跑不了嗎,流民的數量已經占據了天下人口的三分之一,可以預見的是往後數年隻會越來越多。流民多了,百姓就少了,百姓就需要繳納更多的稅賦,怨氣就會更大……
隻是這話王縉現在不敢說出來罷了。
天底下的聰明人數不勝數,一個製度的崩潰也不會是忽然崩潰,聰明人難道看不出這個製度已經不合適了嗎?隻是他們都選擇緘默不言罷了。
“府兵製與募兵製的優劣你可知曉?”李長安又拋出一個問題。
王縉並沒有領過兵,對於軍事方麵還是有所欠缺。
他絞儘腦汁,隻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如今朝廷已經廢除了府兵製,改用募兵製,想來募兵製應當更好。”
“募兵製的確更合適,招募亡命之徒作為將士,省下了養府兵的成本。”李長安譏笑,“隻是招募來的遊兵散將到底有幾分本事就不好說了。”
府兵製的壞處是朝廷養兵費用高,畢竟一個府兵從一十歲入伍到退伍中間幾十年都要由朝廷出錢養著,還要給他分地給他的家庭減稅,日日操練,單吃飯就得花一大筆錢。
募兵製就便宜多了,需要士兵了就花錢招一批人當兵,打完仗就解散也不用再多花錢養著,打仗死了也就死了,拿人錢財替人賣命,也不需要做撫恤工作,可以說十分省錢了。
隻是有優勢就會有劣勢。募兵製最大的缺點就是招來的這些人根本都沒有經過係統的軍事訓練,打仗的時候招一批,打仗完了就解散,中間都沒有訓練的時間,哪來的戰鬥力可言。
而且十分顯著的一個缺點就是募兵招來的人根本就沒有信念可言,他們的目標就是錢,不管錢是怎麼來的,更沒有什麼保家衛國的信念。
與其稱他們是將士倒不如稱他們為亡命之徒。
李長安按按眉心,感慨道:“大唐的問題如此之多啊。”
王縉心有戚戚然地點頭。
“所以。”李長安話鋒一轉,笑盈盈看著王縉,“王縣令將做之事才越重要。”
“大唐需要改革,可改革的效果如何呢?”
王縉乖乖跳入了李長安的坑,道:“若是大唐各個縣都能如漳縣一般就好了。”
“是啊。”李長安笑眯眯道,“可這些改革的策略是否有用,改革是否能順利推行……隻有漳縣一個例子不足以服眾。”
王縉就是李長安精挑細選選出來的這隻小白鼠。
李長安自己雖然已經在漳縣試驗過一遍了,可畢竟她是變異唐朝人,更多的是依靠她超越時代的思想,這套策略用在大唐會不會水土不服,李長安還沒有把握。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選用上好的小白鼠再重新試驗幾遍了。
王縉就是一隻優質小白鼠。
土生土長的大唐人,跟著她在漳縣學了一年,實踐經驗有一點,但不多。人聰明,但是沒有聰明到李泌那樣可以依靠個人謀略強行拔高治理上限的地步。
總而言之,具有普遍性。
隻要王縉能以一個新的縣為試點,用這一套新政在五年內將這個縣治理到有漳縣三分之一的繁華,那就能證明這套新政是可以在大唐推行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