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嚏。”李長安打了個阿嚏,“誰在惦記我呢。”
李長安坐在書房,桌麵上平攤著三封信,是她的旅行親友們寄給她的信的,為了方便她留給親友們的地址都是長安壽安公主府,長安那邊十天會將這些不著急的信統一給她送到洛陽來,這一攢就是三封。
一封來自曹野那姬,一封來自李白,還有一封是和政讓人順便捎到洛陽的信。
李長安沒有猶豫,打開的第一封信就是曹野那姬的信。
曹野那姬先是用整整三頁紙寫了些家常話,問李長安多高多重了,問她這段時間有沒有生病,問有沒有人欺負她……李長安一邊看一邊高高揚起了嘴角,提起筆先在紙上寫完曹野那姬這些問題的答案,而後才接著往下看。
後麵才是正事,昭武九姓的地方比大唐更往北,去年的寒冬也結束的更晚,直到四月才真正算是度過了這個難捱的冬日。
曹野那姬所在的部落叫做長野部,曹野那才是曹野那姬的名字,曹來自曹國,野指的就是長野部,那才是曹野那胡名的音譯,姬則是類似某某娘一樣的敬稱。
曹國雖說名義上是一個國家,可實際上更像是部落聯盟,他們自己也隻有在大唐辦理過所的時候才會自稱曹國人,在其他地方他們都隻自稱某某部落人。
曹野那所在的長野部並不全是栗特人,而是由栗特人、回紇人、突厥人,以及與唐人的混血組成,甚至跟回紇的撥野古部落關係更密切。
去年李長安專門寫信告訴了曹野那姬這個冬天會是一個寒冬,還專門派了十幾支商隊攜帶著大量的糧食跟長野部換了鐵礦石。
長野部的這個寒冬雖說辛苦,可在李長安的提醒下下第一場雪的時候就把大部分的牛羊都殺了,沒等到牛羊餓瘦。曹野那姬在得到消息以後也派出了部落中的商隊四處收購糧食,長野部這個寒冬並沒有發生大規模餓死凍死事件。經過這一遭曹野那姬在部落中的名望也提高了許多,還因為能提前預知雪災而被冠上了祭司的頭銜。
這些都在李長安預料之內,在李長安預料之外的是其中一段話。
【……拔野古的大居次在草原上蓋起了能抵擋風雪的房子,她還找我買了一批鐵礦石……】
居次就是回紇部落公主的意思,曹野那姬就是長野部的居次,隻是長野部是商隊型部落,規模並不大,頂多也就能組建一支千餘人的騎兵,拔野古部落卻是一個能組織出上萬騎兵的大部落。
李長安麵色古怪了起來。
算起來回紇人後來的確是漸漸演化成了幾個少數民族……該不會有老師運氣不好到穿成了回紇人吧?這離大唐可真夠遠的,而且還得適應不同語言,回紇現在可還是有她們自己語言的。
李長安眼中帶上了淡淡的同情。
她思考了一下,一時之間卻也不好去找那位老師,畢竟她和她的幾個導師現在都不適合去接觸回紇的部落。何況就算是認了,一個大唐公主,一個回紇公主,中間也隔著一層厚厚的隔閡啊……
還是等再過幾年她親自去邊關再接觸吧。李長安在信中也隻建議曹野那姬可以跟這位回紇居次交好,又提筆給沈初寫了一封信告知他此事。
李長安又打開了和政郡主送來的信,和以往一樣,就是聊一聊朋友之間的話題,順便吐槽一下這段時間朝堂上的爭鬥。
還隱約表達了一下她對於太子府如今情況的不安。
李林甫重新得勢之後就跟發了瘋一樣針對太子黨,李亨這段時間日子不好過,可李亨原本沒過過好日子就罷了,如今過了一段時間的好日子,李林甫再壓製他,李亨就不太服氣了,如今朝堂上兩黨咬得正凶。
李長安粗略看了一遍,沒看到什麼大事就隨手放到了一邊。
李白的信被放到了最後,倒不是李長安不重視李白,實在是李白有點話嘮,隔三差五就會寄信過來,他把信當作遊記一樣給李長安描述各地的美景。
看著心生向往但是自己又去不了,鬨心。
隻能讓李·旅行青蛙·白給自己寄信解饞。
李長安正津津有味看著李白寫的遊記,書房門忽然被敲了敲。
“進來。”李長安略微提高了聲音。
一個婢女進來遞給了李長安一個蠟丸,樊寧被李長安派出去跟商隊一起到邊關曆練去了,李長安就換了一個人。
將蠟丸掰開看完裡麵紙條上寫的東西,李長安笑了笑。
“準備一輛馬車,咱們去汝陽縣迎接新任東都尹。”
按照嚴挺之所坐的馬車來看,他到汝陽縣就趕不上今日往洛陽城去的公共馬車了,估計他會在客棧住一晚,正好她能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