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 47 章 二刷省廢品收購站(1 / 2)

陳淑華一家離開以後, 彆說是殷玉磊這樣重感情的小朋友,就連殷玉瑤這個習慣了分彆的人心情也低沉了幾天,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繪畫上。

第一本作品出版後, 殷玉瑤又先後交了五次稿件, 每本的創作周期也就二十來天, 高效的出稿速度和嫻熟的繪畫技巧讓殷玉瑤在出版社內部小有名氣。尤其是負責連環畫工作的副社長王德福臉上的笑容更是不斷, 有殷玉瑤這個快手在, 今年連環畫的任務山北出版社不會墊底了。

如今除了上海出版社、北京出版社這種大城市的出版社有幾十名畫家負責連環畫工作以外, 大部分省份都和山北省差不多,也就三五個畫家。甚至有的出版社壓根就沒找到畫家接這個活, 對於上麵的任務除了著急以外沒有半點辦法。

殷玉瑤一個人乾了兩個人的活, 副社長王德福十分滿意, 想著上一回殷玉瑤來省出版社總部還是第一回交稿,這眼瞅著都十二月底了,明年的計劃還得和殷玉瑤談一談, 便打電話讓李秋生在陽曆年底之前帶殷玉瑤來一趟。

這回殷玉瑤出差不能像以前那樣隨心所欲把玉磊往乾媽家一放自己就去了,縱使玉磊保證自己在家沒問題,殷玉瑤還是帶著兩瓶罐頭和一條三斤多有著厚厚肥膘的豬肉去舅舅家把外婆接過來,讓她陪殷玉磊幾天。

兩個舅舅對於殷玉瑤每次都帶東西來都很無奈, 知道怎麼說也沒用, 所以兩個舅舅的一番心意都體現在回禮上, 自家收的白菜南瓜蘿卜都給裝上,還給殷玉瑤一隻殺好的雞。

殷玉瑤哭笑不得,自己當初和玉磊從村裡帶的幾隻雞才剛吃完,而且她博物館後院的菜地裡還養著不少。但是博物館的東西是不能明說的,隻解釋說自己在縣城買雞很方便,但是舅舅們不聽, 這是他們能拿出的最好的回禮了,反正不能讓外甥女吃虧。

殷玉瑤隻能收下舅舅們滿滿的心意,帶著外婆回到縣城。

雖然乾媽走的時候說讓玉瑤和玉磊去自家住,但是姐弟倆商量了一番還是決定留在小院。殷玉瑤是覺得在小院更方便些,而玉磊則是在姐姐說過一段時間也帶他離開後,又舍不得自己和姐姐的第一個家了,想多一些小院的回憶。

小院雖然沒有集體供暖,但是之前特務裝修改造的時候也加了暖氣片,隻不過得自己燒。爐子在廚房裡,通過燒爐子加熱管子裡的水給屋子取暖。

殷玉瑤穿來之前住慣了有地暖的房子,現在也不想太凍著。她把兩人份額的煤炭都買回來還不夠,在蔡愛國忙完秋收來城裡給她送土特產的時候,委托他幫忙用村裡的驢車去村外小樹林給拉來了滿滿一車的樹枝子當柴火。

殷玉瑤手裡有錢,也不會去占村裡便宜,驢車給村裡付了租金,也給了蔡愛國辛苦費,大家都皆大歡喜。

韓姥姥進家裡幫著殷玉瑤把帶來的東西都放到廚房裡去,等進了屋忍不住好奇地說:“你這屋比家裡燒炕還暖和,也沒見屋裡有爐子。”

殷玉瑤拉著她的手去摸熱乎乎的暖氣片:“自己燒的暖氣,燒暖氣的爐子就在廚房裡。等我去省城以後姥姥白天在家多燒點柴火,晚上就多添煤把火壓住,不求燒多熱,隻是火不滅就行。這屋裡要是涼下去再燒熱反而更費柴火。”

韓姥姥雖然年紀大了,但是人活的通透,到了玉瑤家就按玉瑤說的辦,自己不給人家擅作主張。再說了,自己凍著沒啥,但是玉磊還小,把他凍壞了可不值當的。

爐子二十四小時不斷,家裡的熱水也不斷,姥姥是個仔細人,知道玉瑤更愛乾淨,來了略微歇一歇就要洗澡換衣裳。

殷玉瑤燒了一大盆熱水幫著加到熱水箱裡,怕不夠還往浴室單獨放了一大盆熱水,足夠姥姥洗澡的了。

殷玉磊跟著玉瑤跑進跑出,直到姥姥去洗澡了才主動說道:“姐姐,這次讓姥姥住我屋吧,我屋裡有衛生間,她起夜方便。”

殷玉瑤聞言笑著逗她:“你是想和姐姐一起住?”

殷玉磊小臉紅紅的,扭捏了一下才說道:“人家已經是小學生了,男子漢,不能和姐姐住一起了。我住榻上就行,反正姐姐書房也很暖和,給我找個被子一蓋就行。”

書房的榻足有一米五寬兩米長,把榻桌一撤和個單人床沒什麼區彆。夏天姥姥來這的時候,就是住在榻上的。

殷玉瑤的博物館裡厚棉被厚褥子不缺,她在準備換季的被褥的時候就提前多縫了兩床這個年代用的花床單。

把厚厚的褥子鋪了兩床,殷玉瑤給玉磊拿出了新的枕頭和枕巾,又給他準備了軟和的棉被,一看就十分舒適。

浴室裡雖然也有暖氣,但是洗完澡出來到屋裡這段路是冷的。殷玉瑤早有準備,提前把姥姥要換的乾淨衣服放在屋裡暖氣上暖著,估摸著洗的差不多了就給她送去,還拿著帽子和大衣。

韓老太被玉瑤裹的嚴嚴實實的進了屋,嘴笑的都合不攏嘴了,沒有什麼比孩子孝順更讓人開心的事了。

殷玉瑤熬了一鍋香噴噴的羊雜湯,又去國營商店買了幾個熱燒餅當晚飯。三人也不到廚房去吃了,殷玉磊把備用的小圓桌支客廳來,三人把羊雜湯裡加了不少白胡椒和醋,吃的身上暖暖的。

吃完飯,韓老太太在屋裡轉了半小時遛彎消食,快到平時自己睡覺時間了,老太太就去屋裡衛生間漱了口,一出來就見殷玉磊抱著幾本小人書在床上等她。

韓老太太頭都大了,連忙說道:“姥姥不認字,可給你念不了書。”

“我知道。”殷玉磊把被子掀了起來,拍了拍床鋪:“我給姥姥念,這可是姐姐畫的小人書。”

韓姥姥來了精神,脫了鞋也上了床,摸著身下厚厚的褥子和身上軟軟的被,韓姥姥忍不住感歎道:“你姐對你可真好,看鋪的這麼厚實,摸著可都是新棉花。等你長大了,你也得對你姐姐好。”

殷玉磊靠在枕頭上,軟軟地應了一聲:“等我長大賺了錢都給姐姐,我不但會對姐姐好,也對姥姥好。姥姥您好好活著,等我長大賺錢給您老賣肉吃。”

韓姥姥摸了摸殷玉磊的小胖臉,笑的眼睛都眯成一條縫了。

殷玉磊打開一本小人書開始念,韓姥姥一開始還努力的睜著眼睛看,可是看著看著眼前的畫好像糊做了一團。她眨巴眨巴眼睛,把枕頭往下一點,覺得光聽也挺好的,這抗日的故事她愛聽。

殷玉磊剛上學幾個月,認識的字不多,但是小人書裡的內容他聽王曉慧不知道念了多少遍,都快倒背如流了。

薄薄的一本小人書內容並不多,可是殷玉磊還沒見到最後一頁就聽到來自身旁的鼾聲,他茫然地轉頭一看,韓老太已經躺在被窩裡睡著了。

殷玉磊:“…………”

白念那麼多了。

****

家裡的糧食蔬菜肉都是足足的,櫃子裡的大米、白麵和玉米麵都不缺。殷玉瑤還給備了十個饅頭,一袋子掛麵,生怕這一老一小餓著。

院子裡則放了兩個蓋子的竹箱子,大塊的豬肉和姥姥帶來的大公雞放在一個箱子裡,放在外麵一個月也不會壞;蔬菜一類的放在另一個箱子裡,箱子上麵蓋了一個舊的小花被,外麵又加了一層厚塑料布,這樣既能保鮮又不至於把菜給凍壞了。

殷玉瑤把東西把能想到的都準備齊了,這才放心地跟著李秋生去省城出差。

其實省城這一趟即使王德福不邀請,她也要找借口來的。上回走之前廢品收購站的大姐提過,在年底之前會將收購站倉庫裡的書籍一類都送到造紙廠去再利用,可那裡的書堆裡還有不少金先生的藏書呢。

辦好了住宿以後,殷玉瑤稍微簡單一梳洗,帶上帽子,在路過副食店的時候買上四串糖葫蘆就往廢品收購站來。

不過這次殷玉瑤沒有直接進去,而是先拿著糖葫蘆到收購站後麵隱蔽的角落裡進了博物館。博物館有個功能就是能隔空看著外麵的情形,也能聽到人說話。

她上回拿了那麼多東西走,雖然是以燒火買火引的名義,但她不知道自己走了以後有沒有革委會的人關注到這方麵。在這個年代,行事小心些比較好。

博物館唯一看向外麵的窗戶就是在食堂這一層了,殷玉瑤到了食堂後隨手把糖葫蘆放在一個空盤子上,就直奔窗口看。

她進來的地方就是回收站的後院角落,她看到的第一個窗口就是倉庫門前的小院,她又快速地到第二個窗口,這回恰好是回收站的辦公室了。

此時辦公室的爐子燒的旺旺的,大姐和夏天一樣依然在織毛衣,也不知道她有多少毛衣要織。兩個大叔翻著報紙喝著茶水,有一搭無一搭的閒聊,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異樣。

織毛衣的大姐捋了下毛線,有些無聊地看了眼窗外,順口問道:“造紙廠是這個月底派車來拉廢書,還是到下個月初啊?”

“也就下個禮拜吧。”其中一個大叔搭了一句話:“就那大半個倉庫的東西,人家造紙廠也看不上眼。你咋還突然惦記這個事了?”

大姐用針撓了撓頭,一副百無聊賴的樣子:“上回夏天不是來了個小姑娘買廢書當火引子,她當時說秋天時候再來一回,這會兒都冬天了也沒見她來。”

大叔聞言忍不住笑了一聲:“那小姑娘一看家庭條件就不錯,在家又是個受寵的,估計乾那一回活就頂天了。人家就順口一說,你還當真了。”

大姐撇了撇嘴:“我是看她嘴甜會說話又會來事,長的也好看,所以才替她上心,結果她說說就算了。愛來不來吧,等她下回來想買火引起也沒有了,至少得等到明年夏天了。”

殷玉瑤幾人對話這才放了心,看來這裡沒收來的書丟在這裡就沒人管了,說白了,壓根就沒有人把這些珍貴的書當回事。

雖然知道外麵安全,但是殷玉瑤還是決定把其他幾個窗戶都轉一轉,看看在這個地方博物館的窗戶都通向哪裡。

殷玉瑤在下一個窗戶看到了收購站前麵的街道,再下一個是隔壁的副食商店、然後是熙熙攘攘的路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