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笑笑會各種農活,但是讓她根據往年經驗選種育苗她就不懂了,她把錢交給公公,讓他幫著一起育苗。
二月裡天氣還冷,她身上還穿著棉衣棉褲,腳上還是笨重的棉鞋。她不會做鞋,腳上這雙還是大嫂幫她做的底,她自己加的麵。
三月春風似剪刀,林笑笑等柳樹吐芽之際,又抓了幾十隻小雞和小鴨,她養的蚯蚓也更多,需求量太大,簡直供不應求。
她自己養的雞鴨多,婆婆嘗試後覺得好,也需要她幫忙供應。倆個嫂子家在試用後也覺得這個辦法好,她們不好意思占林笑笑的便宜,就跟著她學養學蚯蚓。
林笑笑把辦法教給她們,還勸她們也多養幾隻雞。劉大嫂和劉二嫂盤算一番,養雞不用糧食,多養點確實可以,哪怕把雞養死了也能添碗菜,算算成本也就是買雞仔的錢。
林笑笑養的最多,又多建了一間屋子專門用來養雞鴨。
家裡的豬也一天天大起來,天氣暖和之後,她就把紅薯粥停了,換成各種豬草一起和紅薯煮,煮熟之後再拌上米糠粕之類的東西。
林笑笑又是個愛乾淨的人,每天都要打掃豬圈的衛生,養的豬不僅乾淨也不容易生病。她養雞鴨也是一樣的養法,注意衛生每天都要打掃檢查。
夏收時節,林笑笑第一批雞已經能吃了,她把不能下蛋的公雞殺了改善夥食。
這次洪大媽沒說浪費之類的話,她看著林笑笑養雞養鴨成功,家的雞鴨已經多到不行,殺一兩隻吃還能減輕林笑笑的負擔。
洪大媽今年都跟著沾光,她養的雞比往年多,每天收的蛋也比往年多,家裡沒有大的開支,她對幾個孫子都大方很多,也舍得把雞蛋給孫子孫女吃。
“媽,你彆舍不得吃,明天還可以再殺一隻雞,這些公雞不隻養著也是占地方。”
當地人都喜歡吃母雞,公雞賣不出價,養久了也是浪費。母雞價高還能下蛋,連賣小雞仔時都是母的貴,公的不值錢,隻是剛生出來的小雞仔公母不好分,林笑笑買到公雞隻能自認倒黴。
“不殺你養的,明天殺我養的,我今年的公雞也多,吃一隻也不要緊。”洪大媽難得大方一回。
“媽,你的先養著,明天到我家吃飯,今年托笑笑的福,我們家養的雞也好。”劉大嫂知道婆婆的性子。明天真要吃了她養的雞,她能念叨一個星期,還是殺她家的算了。
往年劉大嫂也舍不得殺雞吃,但是今年養的多,又沒有浪費糧食,連養蚯蚓都是家裡倆個孩子忙的多,她也就大方許多。
“笑笑,養這麼多雞,我們上哪賣?這鎮上也賣不起價,家家戶戶都養雞鴨,我們賣給誰?”劉二嫂比劉大嫂更小氣,她還是想多賺點錢,誰讓她家是倆個兒子,不向劉大嫂家是一兒一女,以後負擔輕很多。
“弟妹,笑笑教我們用蚯蚓養雞,可她不能幫我們賣,再說賣到鎮上也沒什麼不好,哪怕賣不出去,一家人也能多吃點肉。”劉大嫂幫林笑笑攔住劉二嫂的為難。
閱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