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百莽叢林
大楚國的邊關要麼是番邦之地,要麼有重兵駐守,南蠻也不例外。曾經的赤鬆城就是陳王的藩地,之後陳王叛變,逃入南蠻境內,自立為王,之後皇帝立刻從各地集合五萬人馬,駐守南蠻邊境。如今南蠻之戰一觸即發,皇帝又派遣五萬將領前來南蠻,這應該總共有十萬軍馬才對。可怎麼被報上來說,駐守在南蠻邊境的隻有一萬零七人呢?!
“一萬零七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陳遠陌不認為皇帝在派兵上作假,守衛的可是他大楚國的江山。
“陳遠陌,你現在應該知道皇兄為何對南蠻戰事十分上心了吧?”皇甫少燕反問道:“駐守邊關的兵馬在短短五年之內,由五萬人銳減至一萬人,皇兄能不忌憚逃至南蠻的陳王皇叔麼?”
“難道這損失的四萬兵馬是陳王做的?”這個犧牲可是大數目啊,他從未聽說過,陳遠陌麵色嚴峻的看向李承載和林焱,“你們怎麼不上報?皇上知道這事嗎?”計劃十萬兵馬出征南蠻,可實際上隻有六萬,這仗怎麼打?!
“我們有上報,”林焱閉了閉眼,道:“是皇上將此事隱瞞下來的。其實損失的這四萬人,與陳王無關,隻因地勢南蠻所致。皇上隱瞞下來,是怕朝中大臣以此為由,讓皇上撤兵,放任陳王自立為王。”
陳遠陌越聽越糊塗,什麼事隻因地勢南蠻所致?!呆在南蠻無緣無故的損失四萬人?這怎麼可能?!
不同於陳遠陌的問罪,皇甫少燕倒是很平靜,他道:“把你們這幾年在南蠻遇到的事情,詳細的與我們說說吧。”
李承載點點頭,接著伸出三根手指,對陳遠陌他們道:“咱們若是想攻下南蠻,要麵臨三個問題。”接著李承載將三個問題做了詳細的說明。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水土不服。南蠻一年四季如夏,氣候炎熱潮濕,絕大部分人一開始來到南蠻無法適應,他們連續上吐下瀉好幾個月,一直病懨懨的。而且在軍中,曾經發生過兩次瘟疫,找軍醫和城中郎中診斷過,他們都認為是水土不服造成的。
第二個問題是環境險惡,對於駐紮在南蠻邊境的士兵們來說,最大的敵人不是陳王那些個叛兵,而是南蠻的環境。在南蠻,蠱蟲毒草應有儘有,有好些士兵被蟲子咬了,一開始不注意,接著連續發燒三四天,然後逐一死去,驗屍的時候才被告知是中了蟲毒。現在隻要發現身上有蟲子咬過的痕跡,士兵們立刻去軍醫做詳細檢查。
在南蠻這險惡的環境裡,毒蟲毒草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有食人莽,這是一種巨大的蟒蛇,墨色為主,也有黃金色的,它們幾十丈寬,一口能吞下一個活人!曾經有兩條巨蟒襲擊過軍營,在駐紮之地攪得一團糟,傷亡慘重。自從目睹了食人莽食人後,大家都嚇壞了,軍營裡開始出現逃兵,沒人攔得住他們,因為法不責眾,逃得人越多,到時候就越不好處罰,可以說,這損失的四萬人中,近乎一半人都是逃兵。
至於第三個問題,就是李承載等人在此駐紮了五年,都沒有找到進入南蠻的入口!
南蠻與大楚國隔著萬丈深淵的峽穀,峽穀之間由一巨大的跳橋連接,陳王叛變後,逃至南蠻境內,將南蠻與大楚國之間的吊橋毀掉,所以至今為止,還沒有找到第二條通往南蠻的路。
聽完李承載的敘述,皇甫少燕若有所思的走到書桌後方,後方的牆壁上掛著一幅巨大的地形圖,皇甫少燕抬頭看著這張地圖,手指圖中的中央位置,這裡畫著一道狹長的峽穀,峽穀的左邊是大楚國的赤鬆城,峽穀的右邊是南蠻境地。皇甫少燕問道:“你說的峽穀,是不是這條峽穀?”
李承載這才注意到牆上的這副地圖,他大吃一驚,連忙走上前去,將地形圖細細的觀察了一遍,點點頭道:“對對,就是這道峽穀,這道峽穀名為‘百莽穀’,峽穀之間大概有四十多丈的距離。”
“百莽穀?”聽這名字安然都覺得後背冰涼,雞皮疙瘩掉一地,“為什麼要叫它‘百莽穀’?”
李承載解釋道:“傳說很久以前,這裡蟒蛇成災,赤鬆城與南蠻的百姓們合力獵殺數條萬蟒蛇,將蟒蛇們的屍首扔下峽穀,所以就叫它‘百莽穀’。”
“那……這峽穀之下,真的有數萬條蟒蛇的屍體嗎?”安然追問道。
李承載搖搖頭,“這隻是傳聞,具體來說就不得而知了。反正這峽穀下是萬丈深淵,掉下去的人就沒活著回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