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了幾個設想,最後溫言上手試了一下,最終定下來先做兩種丸子、牛乳餅乾還有威化餅乾。
兩種丸子是撒尿牛丸和鮮魚丸,做出來後放在外麵凍上一夜就硬邦邦的了,這兩種丸子重點在碼頭和通往縣城的鎮口那邊買,很多
外來客商都很喜歡,買上不少帶回自己的家鄉給家人嘗個鮮,也有嘗過一次之後大量訂貨要在自己家鄉買一波的。這些東西隻能在冬天賣,但是河裡結冰大雪封路之後又不能進貨,所以趁著氣溫低到大雪前這段時間都要多儲存些,下了雪就放雪地裡凍著,不會變質。
餅乾也能保存一頓時間,不過怕潮,這點小困難暫時不好解決,碼頭那邊來往的客商都有些無奈,隻能每次少買些,放在墊了乾草的貨箱裡帶回去,縣城的人不走水路就沒有那麼多顧慮了,訂貨的人十分多。
考慮到成本,溫言並沒有增加作坊的人手,而是減少了層層鮮和炸雞的製作量,主力製作丸子和餅乾,事實證明他是對的,很快天氣變冷,層層鮮和炸雞運到鎮上就已經變涼,也有人會買回去熱熱吃,但口感終究不行,銷量少了許多,以至於到後來乾脆就停了,專門製作丸子和餅乾。
時間在忙碌和有條不紊中一日一日度過,不知不覺到了冬天落了雪,這段時間訂單激增,溫言和工人們每日都是加班加點製作,等到第一場大雪前幾日,作坊便停工了。
這個世界沒有溫室效應,冬天十分寒冷,雪非常大,唐易終於明白為什麼說古代的冬天能凍死人了,是真的刺骨寒冷。
碼頭也停工了,寬闊的江麵都結了冰,人們基本都停止了工作,躲在家裡過冬。
唐易帶著傅掌櫃布置得厚厚一摞作業回了家,臨行前傅掌櫃再三叮囑務必不能鬆勁,這寒冬要持續很久,等到唐易下次能去博廣書肆大約還需兩個月,若是這段時間鬆懈了,會讓之前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唐易也明白這個道理,認認真真的做了保證,提早給傅掌櫃製備了一些年節禮物,就去鎮上賣了不少瓜子果脯之類的東西回家過冬。
如今家裡肉蛋奶什麼都不缺,溫言提前為兩人縫製了厚厚的冬衣,過年的新衣和厚棉被也都有了,需要買的東西倒真是不多。
院子裡的儲藏間擴了一倍,堆滿了優質地柴草,足夠一整個冬天日夜不停歇的燃燒,這些都是作坊裡的工人們給弄的,也都劈成了適合鍋灶裡燒的大小,碼得整整齊齊,不用擔心會倒塌砸到人。
這是這個時代的規矩,工人們必須要給主家做這些活,以感激主家提供工作,讓他們能養家糊口。
溫言素來待人優厚,這短短幾個月的工期,作坊五人都掙到了不少錢,關門時還收到了紅紙封的紅包獎勵,做起活來自然更賣力,兩個年長的嬸子甚至幫著溫言把家裡都擦洗了一遍,整個家頓時就充滿了過年的氣息。
某一天早晨,唐易在刺眼的白光中醒來,便知道外麵下了不小的雪,他推了推窗,沒推開,應是上凍了,等到下了炕,推門時才發現雪已經遮住了大半截門。
這是冬天裡的第一場大雪。
唐易正感慨原來不是極北方的地方也能有如此大的雪,溫言從被窩裡鑽出來,裹上厚實的棉衣下來了。
“落了大雪,快過年了,我得準備一些發糕了。”溫言揉著惺忪的睡眼,如今天冷,兩人睡覺貼得更近了,唐易那牲口每晚都得借用他的手好幾次,順帶著也折騰他好幾次,搞得溫言幾乎沒有一天是能按時起床的。
“你準備吧,我去掃雪。”
唐易嗬口氣暖暖手,戴上手套拿著掃把和鐵鍁就出了門。
這時候已經有不少村民在掃雪了,往後還會有好幾場大雪,積雪必須及時清掃出去,不然留在院子裡會把院子弄得非常泥濘,這年頭可沒有水泥地,也沒有成熟的排水係統。
村民會把積雪清理到附近的農田或者水溝當中,唐易家就在村邊,旁邊就是無人耕種的地,倒是省了不少力氣,至於作坊那邊不需要擔心,工人們清理完自己家的雪,自然會去清理乾淨。
這就是當主家的好處了,唐易和唐實如今已經超越做豆腐的林家,成為小豐村第一大戶和第二大戶,而做到這一切不過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著實讓人唏噓。
不過過了冬季,林家和唐實誰排第二就不一定了,因為林家冬天會做一些凍豆腐,十分好賣。唐易和唐實倒是不在意這些,他們如今生活富足,早不是以前能比的,已經挺滿意得了,唯一在意的,大概就隻剩林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