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遺詔祖訓(2 / 2)

徽音右手一翻,一本裹著紅色雲錦的冊子憑空出現:“我怎麼知道?這份計劃本就是我擬的,我當然知道,而且,這才是正本,你們代代相傳的,不過是重新刻印的副本而已。”

正副本的事,胤禛是知道的,因為那副本就是他下令讓人重新刻印的。

吉爾京得到示意,連忙上前將那冊子轉遞給三位皇帝,好奇的眼神掃了一圈冊子,“罌粟”計劃文親王府也知道,隻是經過這麼多代相傳,這計劃具體是做什麼的,除了皇帝,他們所知的已經支離破碎,不怎麼清楚了,現在能看到正本,他怎麼能不好奇?但常識告訴他,知道了並非好事,便拚命壓住了好奇心。

胤禛和徽音都不動聲色注意著吉爾京的反應,見他控製住了自己,心中都暗自稱善,對他又是喜愛了幾分。

三位皇帝翻閱過後,所有的懷疑終於慢慢打消了,這和他們手中的那份一模一樣,甚至還要更多一些,多出來的那些都標記了“完成”字樣,時間是在雍正年間,也就是說,他們拿的那份是刪節了已經完成的部分,自然,這些人的身份就得到證實了。

在皇家,在每代皇帝中,“罌粟”計劃才是最大的秘密。

三位皇帝這時才肅容斂目,尊敬地行了大禮,不是單膝禮,而是三跪九叩禮,對於他們而言,根本無需向任何人行禮,唯有每年的祭天祭地祭祖,才需要行禮,還都是如此的大禮。

看著三個皇帝跪下,徽音遞給胤禛一個眼神,端起茶盞喝茶去了,表示剩下的交給他。

胤禛端正姿勢,宛如坐在龍椅上一樣,雙腳微微分開,凝眉冷目,俯視著三個後代,聲音低沉地吩咐:“將冕兒傳下的遺詔和訓言背一遍。”

三位皇帝挺直身子跪著,異口同聲地背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爾後世子孫,凡愛新覺羅家承帝位者,需……”

遺詔和訓言,均是古文官話,乃清英宗愛新覺羅弘冕親筆所書,內容包括對後世子孫的訓戒、警示和交待,像家書又像教誨,像忠告又像遺言,是大清立國以來內涵最深刻的皇家傳世經典,卻隻限於皇家子孫知曉,並沒有外傳於民間。

背誦聲沒有停歇,一直背完了方止,密室裡好像還在回蕩著餘音,所有人都沒有開口。

默默如同老僧入定般坐在椅子上,對於自家額娘說留有後手的事,他也很震驚,這是他所不知道的,可那又如何?他對大清做的早就完成了,這一密室書開啟了大清的文化、科技、教育複興,對大清的發展和進步具有不可磨滅的作用,他該做的都做了,至於其他的……和他有關係嗎?

他所求的,不過是“一心問道、飛升自救”而已!

“背的倒是挺熟,就是從未入心,分明是老和尚念經。”胤禛停頓一下,輕哼一聲,“毫無用處!”

“老祖宗息怒,晚輩等惶恐!”三位皇帝聽出了他語氣裡的不悅,連忙俯首道。

“惶恐?你們要是惶恐,那遝子東西,是廢紙不成?”胤禛眉眼冷峻,略顯譏誚地開口。

徽音神情微動,摸出個玉簡,將神識探入,竟然讀起了玉簡裡的東西,念卿看得嘴角狂抽,再望向默默,發現自家阿瑪更絕,竟然合眼運轉起靈力,乘機修煉去了,她不禁有些摸不著頭腦,但很快她就知道為什麼了!

“我大清自太祖十三副甲胄起兵,破哈達,滅輝發,統一女真各部,太宗起屢次與前明交戰,立國為清,定族名為滿,後世祖入關,緩和滿漢關係,施恩於天下,平江南,收河山,至聖祖時,除鼇拜,收三番,平台灣,西征滅葛爾丹,花費了幾代人的鮮血,才穩定大清國祚,定鼎天下。”

什麼叫話嘮,這就是啊!

念卿微張著嘴,眼睛死命眨了幾下,仿佛不太相信眼前這個人,是她冷麵的皇瑪法。

徽音瞧見孫女的表情,暗哂不已,這算什麼,不過數數自家曆史而已,若是他真的存心訓斥,引經據典、罵得人吐血都是輕的,愛新覺羅家毒舌的毛病可是遺傳來的。

“朕秉承天命,由聖祖皇帝禪位而即皇帝位,力主改革,肅清貪汙,雖則不過短短十三載,卻殫精竭慮,一心要為後代子孫留下一個富強的國家,雍正元年,國庫存銀不過一千多萬兩。雍正十三年時,卻翻了幾番,若非冕兒,朕定要背上刻薄寡恩之名!” 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後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