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翻十幾份,都是一樣,彈劾的還都是同一人,皇上大怒,將那些折子用力一推,折子嘩啦啦落在禦案下,他怒氣衝衝:“這是想左右朕的朝政嗎?就這麼迫不及待嗎?”
那些折子,當然不是彈劾皇甫宇軒的。
而是彈劾誠王皇甫熠的。
皇上怒氣衝衝:“如今人還在路上,彈劾的折子倒是先擺滿了朕的禦案!他們想乾什麼?難道想讓朕殺了他不成?”
太監總管馮公公忙道:“皇上,您消消氣,彆氣壞了龍體呀!”
皇上氣呼呼地坐下,吹胡子瞪眼地道:“當初知道青州災情嚴重,形勢複雜,事情不好辦,知道是個苦差,誰也不肯主動去賑災!老五父子兩個去了,他們人不在京城,這京城裡倒還有人容不下他們!一個個的隻會在朕麵前玩心眼!”
之前,皇上在威武奢華的金鑾殿上處理朝政,隻憑著奏報的折子來了解青州災情,哪有什麼感受?
更不知道形勢複雜,災情嚴重。
這得益於皇甫景宸進宮後,用講故事般的形式,把青州災情挑了幾件事說,皇上這才有了比較深刻的感悟。
比如之前,他並不覺得給老五二十萬兩,讓他去青州賑災是委屈老五了,反倒覺得,給他二十萬兩已經不錯了,這個兒子,年輕的時候忤逆他,他氣還沒消呢,得好好搓磨。
但是聽了皇甫景宸講了青州事跡之後,他雖然臉上沒有什麼表情,口頭也沒有什麼表示,但是心裡還是小小的慚愧了一下。
這份小小的慚愧感覺還沒有消去,京城裡的事就一件一件傳到他的耳中。
想想那些個留在京城不肯去的兒子孫子們,他們在乾什麼?
在誠王灰頭土臉地在災民之中為他們可以少死一個人而焦頭爛額的時候,他這些兒孫們正在勾心鬥角地把對手往死裡鬥!
在誠王身曆險境地周旋於亂民亂匪之中生死一線孤立無援無人可用的時候,他的這些兒孫們正在他的麵前賣乖討好,各出手段,隻想著他屁y股底下那個位置!
在誠王為君分憂為父代勞不辭辛苦放下身段並將皇恩普施於災民之中,讓災民沐皇恩,感皇恩的時候,他的這些兒孫們正在挖空心思想儘辦法欺君罔上!
……
他翻著一份,往地上一扔,指著道:“你看看這份,說誠王中飽私囊,把賑災銀子裝進自己的口袋!這不是胡說八道嗎?賑災銀子有多少朕會不知道?中飽私囊?怎麼飽?”
他不禁想起皇甫景宸聊起賑災中的一件事:“因為銀子不夠,隻能買糝了一半糠的糙米,因為買一斤米的價錢,可以買三斤帶糠糙米,有些災民以為父王故意克扣災民,甚至有彆有用心的人鼓動災民說朝廷官員吃的都是好的,給他們吃糠。他們在父王的行轅前鬨,父王讓他們派幾個代表進來,那些人進來時,父王正在用膳,他們看見父王竟然也是吃的帶糠的米,頓時不說話了!”
皇上笑道:“機智!沒想到你父王還能提前布置好應對這突如其來的局麵。你父王雖不再掌兵,但兵法仍然嫻熟!”
這大概是二十年來,皇上第一次誇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