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1 / 2)

例行出航, 因為遠在菲律賓的戰爭,令律風顯露出一絲凝重。

工程作業船開到了跨海大橋項目點。

一無所知的翁總工,帶隊走出船艙開始今天的檢查工作。

瞿飛見他沉默, 便知道他在想什麼。

“走吧, 我們先把跨海大橋建設好,再去擔心彆人家的瀑帕大橋。”

南海隧道跨海大橋的建設, 突破了澎洲群島附近暗礁、狂風之後,變得格外順利。

雖然是前所未有的超級橋梁,但在經驗豐富的工程師眼裡, 一切困難都在掌控之中。

他們有全國的研究團隊、建設專家作為後盾, 幾乎每一次導致停滯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跟隨建設進度臨時改圖的工作應當枯燥。

然而, 律風投入到這些枯燥的工作之中,就能忘記許多煩惱。

他稍稍抬頭, 就能見到寧靜海麵船隻航行。

即使見不到南海艦隊並排巡航的身影,他也知道, 在這片蔚藍海域有一支強大無比的艦隊, 在護衛祖國的安全。

安穩的海風吹拂下,戰爭、炮灰顯得尤為遙遠。

等他們返程回到陸地,晚飯食堂播出的新聞,正式確認了菲律賓內戰的消息。

零星的襲擊、四處點燃的戰火以及采訪受傷民眾獲悉的組織武裝情況, 充分說明這不會是一場簡單的恐怖組織行動。

分散在菲律賓多個地區, 近五個基礎建設項目受到影響,暫無人員傷亡。

哪怕是晚飯時間不適合觀看的新聞, 律風也看得目不轉睛。

轉到國內的菲方消息,不會太詳細,但是“瀑帕大橋被武裝分子占領”成為了播報的重點。

被搶奪的跨河大橋,遭到炮彈攻擊的蘭西工業區, 以及並不安定的菲律賓局勢,無可挽回地導致了最後的結果。

新聞播報同時,所有參與菲律賓基礎建設的員工,將會分批回國。

剩下的時間,就交給了外交部的強烈譴責、聲明。

菲律賓戰況嚴峻的新聞,隨著新聞聯播擴散開來。

無數還在感慨《逍遙遊》國破山河在的網友,立刻直麵了離他們最近的現代戰爭。

他們詫異地看著這些消息,仿佛感謝裡可島削弱台風利蘇的事情,還在昨天。

“怎麼回事?菲律賓現在不應該眾誌成城重建家園嗎!”

“就是因為天災吧……民不聊生,闖王入京?”

“靠,你見過飛機大炮開坦克的闖王?這明明是兵王!”

彆人家的戰爭再激烈,對於和平年代成長起來的網友,都跟看戲似的,安心在網絡上激揚文字,分析戰局。

不少人升起了一絲絲悲春傷秋——

原來國外的水深火熱一直沒變,隻不過是因為他們頭頂空軍護衛,身邊陸軍待命,周圍儘是海軍巡航,才能坐擁960萬平方公裡廣闊家園,

律風深夜回到酒店,發現師兄還沒睡。

他正開著電腦,和殷知禮進行視頻通話。

溫暖柔和的光線下,他眉眼一挑,“爺爺,小風回來了,你可以問問他。”

殷知禮為了建設寶島的《艦歸航》,一直在尋找能夠表現出戰艦冰冷肅穆的材料,奔走於各國之間。

可他始終關心國內動向,菲律賓開戰,中國撤回援建隊伍的事情,他立刻知道了。

“撤回來的人裡麵,應該有國院的人吧?”殷知禮在視頻那段格外擔心,“他們有沒有事情?分批撤離能不能順利回來?”

戰爭對於律風來說遙遠,對於殷知禮來說,更像是不遠的記憶。

自衛反擊戰未過五十年,中蘇交惡、越南進犯的往昔,令殷知禮對戰爭充滿了擔憂。

律風走過去坐下,說道:“他們沒事,今晚就能回來,分批也不過是分幾架飛機,前後不過超過五小時。我都看到準備登機的同事們,發朋友圈跟菲律賓道彆了。”

還有心情發朋友圈,看來確實沒事。

殷知禮長舒了一口氣,靠在椅背裡。

“到了我這個年紀,已經開始害怕戰爭了。”他摘下眼鏡,無奈搖頭,“能出去援建的工程師,都是懷揣國際主義熱血,沒事就好。也幸好是這個時候,再晚一點兒,李晴素的樂團可能要出發了。”

“出發去哪兒?”律風詫異問道。

“菲律賓。”殷知禮說,“《逍遙遊》的音樂會持續到下個月,結束後,李晴素計劃帶上李佐,先去菲律賓探望援建的隊伍。”

音樂家的探望總是詩情畫意。

他們仿佛一支音樂下鄉的隊伍,計劃在飽經台風肆虐的國度,用嶄新的自然交響音樂會,慰問堅守陣地的同胞。

律風默默聽,隻覺得李女士的計劃很美好。

可惜同胞先他們一步回到祖國。

說不定,佐特爾還能加幾場《逍遙遊》,在祖國大地慰問援建成員。

國際形勢瞬息萬變,菲律賓內戰消息剛剛播遍全中國,接人回家的班機就落在了立安港機場。

無數人漂泊在外三四年,久違地被人聲鼎沸的中文氣氛包圍。

瞬間有了遊子歸家的感慨。

易興邦提著行李,已經沒法適應人來人往的繁華。

團隊都要先報道,接受完亂七八糟的體檢項目再休息。

他正要和接機領隊確定待會乘坐的大巴車,就聽到一聲喊:

“小易!”

易興邦詫異看過去,他熟悉的一米九老學長,竟然來接機了。

沒有瞿飛混不進的隊伍,更沒有他接不了的機。

援菲隊伍落地立安港,馬上要出發集中在酒店隔離起來,體檢、開會、工作動員、心理輔導,以免剛剛回國的員工們,攜帶疾病或者出現不適應的狀態。

瞿飛趁著他們的機場就在立安港,立刻跟師父請假,親自來跟易興邦碰頭。

到了國內,援菲項目裡一個小小總工,也不過是黨組織領導下的小領班。

有了真正的大領導負責後續安排,易興邦又重新成為了小易,融入了建設集團龐大的集體裡。

每日彙報情況,召開會議,整理資料。

他們負責的瀑帕大橋項目,將在短短一周時間,完成總結歸檔。

這樣的狀態,在易興邦意料之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