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以喬升起長輩一般的感傷,抬手拍下電視裡穿短袖走工地的隊伍,發給了律風。
“你看你,瘦了。”
魚平大橋開工典禮之後,橋梁建設進度按照中國速度該有的標準,突飛猛進。
哪怕是一灘異國爛泥,也會在中國製造的定製液壓錘下,一點一點豎起堅固不倒的樁基。
施工現場,每天都是吵雜的聲響。
固定八小時的安全施工時間,從早上持續到傍晚,揚起不少灰泥塵土。
律風常常在工地上監工半天,到食堂吃飯一張口,都能嘗到乾澀泥土的味道。
這可能是他遭遇過最艱苦的施工環境。
又熱又潮,頭頂烈日。
實在談不上什麼舒適,甚至脫下安全帽,都能感受頭皮蒸桑拿似的濕熱難耐。
然而,再難的境況,他的筆落在信紙上,寫出來的都是好心情。
“師兄,一切平安。”
律風吹著電扇,皺著眉認真寫字,“昨天下了一場大雨,魚平大橋工地特彆涼快,順便還放了半天假,食堂做了刨冰——”
小學生日記還沒能編完,咚咚咚急切的敲門聲就響了起來。
“律工!”錢旭陽喊道,“A7的土塞滲水了!”
建設現場出現任何意外,對建設者來說都不意外。
但是,魚平大橋樁基采用的密閉式樁端預壓結構,經過了他們和工程師反複實驗論證,才最終選取的鋼管澆築混凝土做成土塞,穩固整個斜管支撐的方案。
按理說,這樣的方案完善又全麵,不可能出現問題。
可昨天早上澆築完成的A7號樁基底座土塞,出現了滲水情況!
全項目組的工程師、設計師,能趕來的,都趕來了。
深深鑽入百米淤泥裡的鋼管樁,肉眼無法見到的土塞,在精密測試儀器裡,顯示出格外不同的數值。
“輕微滲水,對底部混凝土造成了破壞。”
工程師緊張地做著彙報,“應該是灌水進行初裂時,加入了過量的水。A7的土塞壓漿階段是和A6樁、B6樁一起完成的,水泥漿配比不會有問題,應該是操作上的失誤。”
這種簡單失誤,就像巨型鋼管上的一絲縫隙,不經過細致檢測、反複監控,很難發現問題所在。
根據他們豐富的經驗,要彌補這個失誤,十分容易,無非就是再做一次滲透注漿,哪怕讓菲律賓的工人獨立完成,都沒有什麼困難。
可對於常年開展大型項目的建設者來說,簡單失誤造成的嚴重後果,遠比想象的更多。
平時在國內每月學習半年總結的經曆,立刻讓所有人對這一簡單問題引起了重視。
他們招進來的菲律賓工人,大多按部就班,思維敏捷。
讓打500方灰,不會打成550,絕對的按錢施工,精明摳門。
律風甚至擔心他們少放水,圖便利早些關掉閥門,收工回家。
卻從沒想過A7號樁的問題,出在水過量上。
律風跟負責的總工私下溝通兩句,都覺得這情況異常得不符合常理。
於是,他馬上吩咐錢旭陽,“召集所有人暫時停工,開會。”
國院派來支援的老設計,完成魚平大橋設計圖之後,光榮返程。
唯獨錢旭陽申請留了下來,號稱要好好學習,走完魚平大橋的建設工程,回國升遷。
無論他真心還是假意,律風也沒空去揣度他的心理。
物儘其用、人儘其才。
到了建築工地上,律風使喚錢旭陽格外順手,漸漸形成了習慣。
畢竟,好用。
好用的錢旭陽不到兩分鐘,跑到了建築工地的播音室。
平時會在上下班時間播放音樂,舒緩情緒的廣播,響起了召集所有人暫時停工,集合開會的提醒。
對於來到菲律賓的中國工人來說,工地臨停開會,往往代表著重大事故。
而初次加入中國工地的菲律賓工人,卻覺得茫然又詫異。
“出什麼事了,哈?”菲律賓人一邊停下手上的工作,一邊詢問著同事。
科奧剛來工地一周,表情比同事更茫然,“誰知道呢,說不定是那個不可思議的總設計師,又要提出什麼毫無意義的要求。”
科奧的語氣充斥著不屑。
幾乎來到魚平大橋的菲工,都對律風充滿了敬畏與好奇。
唯獨他,總是在律風提出一些安全操作要求之後,與同事們聚集在一起,嘲諷中國人毫無必要的小心翼翼。
同事聽了他的話,眼神裡有些不讚同。
“唔,其實律先生的叮囑也是出於好意,雖然繁瑣了一些,但也是為了我們的安全……”
“得了吧。”科奧摘下手套拍了拍同事肩膀,“真正事故要發生的時候,做什麼都不安全。”
負責建設魚平大橋主橋的工人,陸陸續續到場。
律風沒有打算隱瞞這次的問題,而是直接說道:“A7號樁基底層土塞在昨天澆築之後,出現滲水狀況。我們用了一周時間,完成了A1到B5共計十個樁基的澆築工作,對於每一項工序,都進行了嚴格的要求。所以,A7號樁基出現的滲水情況,我們定義為工程事故,將會在後續發布調查處理情況。”
他簡單講述了今天突發的意外。
緊接著,負責項目的總工程師,重新對未來一周的樁基澆築工作,展開巨細無遺的重複強調。
對文化程度不高的菲工來說,這樣的工程稍顯枯燥,可他們看在錢的份上,仍是認真的聽著澆築工作注意事項。
然而,科奧緊緊盯著台上黑發黑眼的瘦弱總設計師,耳邊沒能聽進總工任何一個詞。
像一個安插在魚平大橋建築工地的監視器,用他並不靈光的腦子,描下了律風的一舉一動。
短暫的會議之後,工人們提前結束了早上的項目,進入了午休+午餐時間。
隻有科奧繞開了同事們的視線,走到了工地監控照不到的死角。
“我按你說的做了,但馬上就被發現了。”
“拜托朋友!”科奧咬牙切齒,根本不像在和朋友對話,“你以為我是傻子嗎?中國人比你想的更聰明。”
“你得加錢!”
作者有話要說: 一直沒機會說!
魚平大橋其實參考的是中國為孟加拉國修建的帕德瑪大橋。
“帕德瑪大橋建在河流淤積極深的三角洲地帶,常年受河水衝刷,這裡很難修建起永久性的建築。而且,孟加拉全國無山,甚至連再平常不過的石子都很難獲得,加之烈日和暴雨的雙重考驗,鋼結構的防鏽也是難題,在這裡建橋簡直就是噩夢。”
搜索“爛泥坑裡建大橋”,就能看到新聞報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