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2 / 2)

無敵大百科[快穿] 細品 11176 字 10個月前

敵軍已然敗退出關,顧真人這邊卻還要求如此多的糧草軍/械,甚至還要宣府,大同和內三關的兵權,這——這——

這委實難辦啊!

如若不給,那實在說不過去。

一來戰局還沒有最後明朗,敵軍雖然出了關,但也很有可能反撲,這個時候就著急忙慌地克扣住前方要求的軍糧,動搖軍心不說,若是出了什麼變故,也是誰都擔不起的責任。

二來顧真人脾氣霸道,本就沒人敢惹她,這次又是為退敵出了大氣力的,人家這邊剛一把蒙古人打出紫荊關,朝廷就一改之前鼎力支持的作風,開始駁回她的要求,很有過河拆橋,翻臉不認人之嫌,真惹惱了她恐怕後果難料啊!

隻不過,顧真人的胃口一次比一次大,之前不停增加索要軍糧物資的數量還能說是為了和蒙古大軍打仗,現在蒙古人都已經撤出紫荊關了,她帶去的人馬過些日也該撤回來,繼續要求這麼多東西是做什麼?

更彆說她還要要宣府,大同和內三關的兵權。

宣府和大同一直都是大顓的軍事重鎮,各自都有數萬兵馬鎮守。

內三關是居庸關,倒馬關和紫荊關三關,駐軍數量也不容小覷。

顧真人在軍中本就已經是一言九鼎的人物,威望甚高,她還要將這些地方的兵權都抓在手中,這怎麼想都不能讓人放心啊!

眾人無言。

高高坐在龍椅上的陛下發話道,“此事著兵部與內閣諸臣再議。”又提醒道,“戰局初定,應防局勢有變,顧真人提此要求應當自有她的道理,諸位當謹慎商議後再做定奪,切不可寒了有功之臣的心。”

言下之意是想要同意顧真人的要求了。

站在下方最前麵的幾位重臣都是暗暗一皺眉,張毓和虞峴同時開口:

張首輔說話慣例婉轉,“陛下所言在理,隻是此事太過重大,容臣等再商議商議。”

虞尚書則要直接得多,正色道,“事關重大,臣等需要好生斟酌商議一番,陛下也不可輕易決斷!”

…………

紫荊關。

軍營之中,石韻正在大宴眾將官。

軍營中不能如在京中那般講究,眾將官的麵前都是一大碗酒和幾大盆看著就很豪放的肉菜,隻高高坐在主位上的顧真人麵前擺放著精致的長頸彎嘴酒壺,瑩潤細瓷酒盅。

大家對此自然是沒有意見,顧真人是當世高人,又是他們的主帥,彆說用細瓷酒具了,就是用白玉壺白玉杯也是應該的。

隻是顧真人自己好像是不大喜歡手中與眾人不同的細巧酒盅,沒過一會兒就招手命人也給她換上一隻酒碗,斟上慢慢一碗烈酒。

抬一抬酒碗向下麵眾人示意,“這一碗酒本真人敬你們,諸位這些日隨我上陣退敵,浴血奮戰,辛苦了!”

下麵有三千營和神機營中她的舊部,也有這一路上才被收服的將領,大家追隨顧真人的時日長短不同,但對真人的欽佩敬畏之心一般無二。

這時見真人主動敬酒,都有點受寵若驚。

連忙一同誠惶誠恐地起身,亂哄哄應道,

“謝真人,末將等不敢居功。”

“此戰真人厥功至偉,咱們都是跟著真人您乾的……”

“謝真人…………”

“不敢不敢,真人您才是辛苦了!”

…………

說著紛紛端起酒碗,仰脖咕咚咕咚喝了下去。

石韻喝完後將碗放下,“行了,你們坐下吧,今晚大家不醉不歸。”

等眾將又再亂哄哄坐下,開始吆五喝六地拚起酒來,她便換了個閒散的坐姿,懶洋洋地往後一靠,在心裡問係統,“兩歲,你恢複了沒有?”

係統也不知自己是怎麼了,跟石韻出德勝門迎戰蒙古大軍的時候就忽然和她感覺同步,進入了一個很玄妙的狀態。

滿心的興奮激昂,熱血沸騰地隻想著衝殺退敵,一定要將對方打敗。

等它再回過神來的的時候,已經和石韻一起到了紫荊關。

這一路上它根本不記得自己其實是非常不讚成石韻親自上戰場的,非但不記得這事,反而在拚命出謀劃策,沒少出力,一人一係統配合著一路打到了紫荊關。

係統清醒過來之後就萬分震驚,處於一個自我懷疑的狀態,已經自閉了好幾天。

好在今天終於有了恢複的跡象,早上已經驢唇不對馬嘴的和石韻說了幾句話,這會兒聽石韻又問它,就已經能夠正常回答問題了。

蔫蔫地答道,“我好了。我自檢了好幾遍,已經找到了問題出在哪兒。應該是因為這段時間打仗,你的羽人狀態被發揮到極致,同時信徒數量激增,這又反過來進一步增強了你的羽人力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其實是在和你共用這些能量,因為沒有防備,所以被衝擊得太厲害,就不小心跟你進入了同一狀態。”

石韻被它的說法弄得有些哭笑不得,“這你也能不小心?”

係統鬱悶,“我沒經驗嘛。”

石韻對此不是很在意,“行吧。”

又問,“什麼叫我的信徒數量激增?”

係統理所當然地答道,“就是這將近十萬的大軍啊!他們都對你十分敬仰崇拜,跟以前三千營和北鎮撫司那些人對你的敬畏程度差不多。你不是說你收服那些人是為了廣收門徒嗎,那四舍五入,這十萬大軍也都是你的徒眾了。”

它對現在這個騎虎難下的形勢很是發愁,說完後又長長歎口氣,自言自語道,“這可怎麼辦,這會兒忽然撂挑子不乾風險太大,萬一引發大動/亂就不好了……那就隻能循序漸進……不過太慢也不行,你的身體吃不消……”

問石韻,“你現在感覺怎麼樣?”

石韻不動聲色,“挺好。”說完卻拿起掛在腰間的麵具戴到了臉上。

這段時間,她每天大半時間都會把這張麵具戴在臉上,下屬們早看習慣了,因此在酒宴上忽然又把它戴上也沒人大驚小怪。

係統氣結,挺好你又把麵具戴上乾嘛?

正要說她兩句,卻見常軾攜忽然溜邊繞了過來,小跑到石韻麵前一躬身,神情興奮地低聲道,“真人,有消息了!”

石韻微微挺直了身子,朝他一頷首,他便湊上前來,“蒙軍首領木合理答應兩日後與您見麵和談,隻要咱們答應他的條件,不再出關追擊,他就將太上皇送還給我們。”

係統忽然聽到這麼一句,頓時嚇得把滿腦子怎麼撂挑子的問題拋開了,驚問道,“把太上皇送回來?你要乾什麼!”

聽這意思,石韻在派人和蒙軍首領聯絡和談,想從他們手裡把寰慶帝換回來。

問題是這有什麼好換的?!

寰慶帝現在的處境雖然看著很淒慘,但說白了,都是他咎由自取,即便大顓朝廷一股腦的把那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的罪名都扣住了王若彧的頭上,但也不能改變事實真相——他才是害死這些人的元凶。

畢竟王若彧隻是個宦官,若是沒有寰慶帝在背後支持,他哪裡指揮得動那二十萬大軍。

況且現在新帝已經登基,這個還活著的太上皇就很麻煩了,把他弄回去就是個會引發朝政動蕩的巨大隱患。

然而它連問幾遍石韻都當沒聽見,又和常軾攜說了幾句,將人打發走,這才答道,“我把他弄回來當然是有用處了。”

係統不解,“有什麼用?”

石韻又再靠了回去,恢複了剛才懶洋洋的的坐姿,微眯著眼睛看著下麵一片觥籌交錯,眾將官開懷暢飲,幾乎要將屋頂掀開的熱鬨景象,“兩歲,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叫做‘挾天子以令諸侯’?”

係統順口道,“我當然聽說過啊——”隨即悚然一驚,警惕問道,“你到底想乾什麼?”

石韻輕翹唇角,隻不過她的嘴角雖然是向上翹的,臉上卻沒有絲毫笑意,而是一股肅殺之氣,不緊不慢地說道,“我現在手裡有將近十萬人,這一路過來的各州縣也都留下了人手內應,等到宣府,大同等地的駐軍再歸入我的麾下,那我的實力就夠了。”

係統,——

係統顫巍巍問,“夠了?夠什麼了?”

石韻淡然道,“保守來說,將大顓一分為二,分而治之肯定是夠了,有寰慶帝在手,我就能師出有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