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 章 茶樓見聞(2 / 2)

徒嘉鈺擺了擺手,說道:“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我們想要拿銀子換一些銅錢,你們這邊是個什麼行情啊?”

那夥計倒也沒覺得這生意太小,要是個窮酸的,過來可能就是一錘子買賣,隨便糊弄也就糊弄過去了,如今看起來,隻怕是大家公子哥頭一回出來玩,發現街麵上銀子人家找不開了!這幾位都是京裡的口音,以後肯定還會出來的,今兒個伺候得好,以後可不就常來了?

因此,夥計趕緊說道:“幾位公子有所不知,這銀子兌錢的事情,也是說不準的,不如幾位公子把銀子拿出來,先叫小的看看成色,再與公子分說,可好?”

末兒在一邊嘀咕一聲:“這麼麻煩,這銀子還有區彆嗎?”

那夥計也不生氣,而是解釋道:“公子有所不知,這銀子,自然是有區彆的,這民間,有的銀子就是雜銀,不夠純,一兩銀子隻能抵得七八錢,要是那等黑了心的,說不定裡頭含銀不過是六七錢罷了!咱們這辦錢莊的,要是

所有的銀子都一體計算,那可不就虧了嘛!”這也是他們錢莊放貸的套路,借出去的是雜銀,收回來的就得是純銀,再九出十三歸一下,保準將借錢的人坑得有苦沒處說。

在場也就是那些下人知道裡麵的貓膩,其他幾個都是一副長了見識的模樣,徒嘉鈺乾脆從荷包裡麵取了幾個銀角子出來,丟到桌子上:“你看看這銀子是什麼成色?”

那夥計看了一眼,又拿起來仔細觀看了一番,甚至還掂量了一下,眼睛就是一亮:“公子這銀子是最好的金花銀上剪下來的吧,這金花銀,一兩銀子可換一千六百錢!”

徒嘉鈺便摸出之前放在荷包裡的那枚新錢,問道:“是這樣的錢嗎?”

那夥計一看,不免又賠笑起來:“公子說笑了,這等新製錢,就又是不同了,公子若是想換這個,那就一兩銀子一千一百錢!”他現在懷疑這幾個公子哥是消遣他來著,畢竟,誰到錢莊來換新錢啊!這玩意,民間能有多少,戶部每年鑄出來的新錢,不都是先流入到各個官家手裡嗎?其實真要算起來,遇上這種要換新錢的,他們錢莊原本最多隻肯出一千零五十錢,畢竟,錢莊也是要掙錢的嘛,總得收點火耗不是!

隻是這幾個年紀不大的公子哥氣度不凡,回頭要是覺得自己受了欺騙,鬨騰起來,便是自家錢莊背後也有後台,最後多半也是拿他開刀,給人家賠罪。與其如此,還不如這一單不賺了,將這幾個公子哥好言好語送走才是。

“怎麼竟是相差這麼多?”徒嘉鈺之前聽到攤主婆娘說這個,還有些半信半疑,如今錢莊裡頭竟也是如此,不免愈發懷疑起裡頭的貓膩來。

那夥計隻得說道:“這新錢比尋常用的銅錢成色好,分量也足,自然貴一些!”

“不都是戶部鑄出來的嗎?竟有這麼大區彆?”徒嘉澤在一邊忍不住問道。

夥計這會兒已經開始覺得自己是招來了一幫瘟神了,不過還是強自解釋道:“這銅錢用著用著,難免要損耗一二的嘛?朝廷收稅還有火耗銀子呢,這銅錢自然也有火耗!幾位公子,可還換錢不?”

徒嘉鈺聽了,也知道彆想從夥計嘴裡知道什麼了,便說道:“換,當然換,那這幾個銀角子,都給我換了吧,就換成普通的銅錢,也省得外頭一驚一乍的!”

那夥計趕緊答應了

下來,瞧見另一個夥計端了茶水過來,忙招呼徒嘉鈺他們喝茶,自個拿了那幾個銀角子去櫃台上取了戥子稱了起來。

“公子,這一共是六兩四錢銀子,可兌一萬一千二百四十錢!”那夥計心算速度也極快,很快就算了出來,又開了錢櫃,從裡頭數出十一吊錢出來,又拆了另一吊錢,將另外二百四十錢數了出來。

這麼多錢一下子堆在櫃台上,簡直如同一座小山一般。也虧得徒嘉鈺帶的人多,叫他們各自拿了一些同樣塞到褡褳裡,總算是分掉了。

雖說茶送上來了,但是他們幾個都是一口也沒喝,這會兒見都搞定了,便起身出了錢莊,準備逛街去了。

那夥計長鬆了一口氣,瞧著那些還放在原處的茶水,忙說道:“七哥,把茶水撤了吧!再擦一下桌子!”

那個叫七哥的又端著大茶盤過來,將茶水放回茶盤上,嘀咕道:“這都什麼人啊,早知道一口不喝,我還折騰這些做什麼?”

那夥計忙教訓道:“人家便是不喝,你也不能不上!人家是什麼人,到咱們錢莊,那是貴足踏賤地!我說七哥,你要是沒那眼力見,以後還隻能端茶倒水,說不定回頭掌櫃的知道了,連端茶倒水的差事也乾不下去了!”

那七哥雖說年紀略大,卻對這夥計很是信服,聞言老老實實點了點頭,說道:“我知道了,以後不多嘴了!回頭你跟我好好說說唄!”

“行了行了,回頭再說吧!你先在前頭支應著,這事,我得去跟掌櫃的說一聲!”說著,又趕緊往後頭去了。

他這邊緊張兮兮,那邊除了徒嘉鈺還惦記著之外,另外幾個人已經將這事給忘得一乾二淨,這會兒正興致勃勃地逛著路邊攤呢!

內城這邊住著的,便是平民百姓,也多半還有些家資,因此便是路邊攤上賣的東西,也多半還算有幾分精細,像是什麼草編的蟲子動物,一個個栩栩如生,又有各種竹編的小器具、小動物,看著活靈活現,甚至還有些竹子削的刀劍之類,隻有巴掌大小,卻做得極為精細。

幾個孩子家裡頭形形色

色的玩具不知道有多少,但是看著這些帶著鄉野淳樸氣息的小玩意,一個個都是兩眼發光,當下就是買買買,沒多久,幾個隨行的下人懷裡就抱不下了,不得不先將馬車趕了過來,放到馬車上。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